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杜善义:"中国制造"需要新材料"补钙"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7-05

【 字号   】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3-06-28

 

    被业界誉为“中国新材料第一展”的2013中国国际新材料展览会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作为北方区唯一专业新材料行业展,它将带动汽车、航空航天、建材、家电等下游产业在北方市场的发展。

 

    本次展会囊括了四大主题展,包括聚氨酯、材料测试、先进复合材料及化工新材料。来自天津旭迪、北京格莱克斯、美国威势、张家港力勤、盛世汇华、湖南精正、上海乐瑞等业内知名企业参展,为我国北方地区提供了国际领先的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除了现场带来的许多新产品和新技术,展会也发布了关于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及投融资的诸多观点和讯息。

 

    前景广泛的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一般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是传统材料经过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其范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而不断发生变化。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材料产业将涉及6个领域和20个重点发展方向。比如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包括了高品质特殊钢和高强轻型合金;还有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包括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功能性薄膜材料等,但是我国目前先进高分子材料的自给率相对偏低。

 

    当然,最受关注的是智能材料,应用于最近最热门的航天航空领域,它能对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进行判断、处理并作出反应,可以实现材料结构的功能多样化,如形状记忆合金、智能高分子合金等。

 

    复合材料:不容小觑的战略性产业

 

    先进复合材料是本次热门主题展之一。“材料复合化是新材料新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先进复合材料更将成为本世纪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杜善义如是说。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种,而复合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复合材料在21世纪中将支撑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挑起经济实力的脊梁。

 

    复合材料的发展大都以国防、航空航天需求为牵引,通过材料研发与应用水平的提高,不断的更新换代,进而被推广到船舰、交通、能源、建筑、桥梁以及休闲等领域。

 

    这种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组分材料间具有明显界面,能够充分发挥组分材料的各自优势,并能获得各组分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它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人工材料之一,成为继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类材料。从“二战”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开始,到目前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各种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性能和可设计性等突出优点,备受关注。

 

    杜善义认为,新材料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之一,同时又是其他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神十”的成功,更是让复合材料最近在业界掀起了关注热点。

 

    “比如航天航空来看,轻质化是必然趋势。只有复合材料才能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将其性能提高20%到25%的潜力。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好,比强度、比刚度高,可用于制造飞机机翼和前机身、卫星天线及其支撑结构、太阳能电池翼和外壳、大型运载火箭的壳体、发动机壳体、航天飞机结构件等。”杜善义说。

 

    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车联网实验室博士李大华认为,新材料将在未来汽车的生产制造甚至整个产业中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汽车轻量化最重要的手段是新型轻量化塑料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目前“以塑代钢”已经从汽车结构件扩展到整个汽车的内外饰件,“但这一切成果的取得必须通过材料复合化才能实现。”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温变英则表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各种技术应用已经在突飞猛进中,比如“从甘蔗渣中提炼塑料的创意已在国外实现。”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