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5-08

【 字号   】

    栏目: CCTV新闻 新闻直播间 时间:2014-05-03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来分享奖章里面的故事,不同类别的奖章其实每块背后都蕴含着执着的追求,辛勤的付出还有杰出的成就,奖章的每一位拥有者都是职业精神的楷模。看奖章里的故事,我们去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

 

    2008年83岁的医生王忠诚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王忠诚生前是北京天坛医院的名誉院长,1965年他出版了《脑血管造影术》,从此中国可以使用X光仪器进行精准脑部诊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来个病人,你都不知道病变在哪,所以你怎么做这个手术没法做,你只能去满脑子像挖地雷一样,到处去找。”

 

    西方国家上世纪50年代已经掌握了脑血管造影技术,但这一技术在中国还是盲区,王忠诚和同事们开始用简陋的仪器反复实验。仪器的辐射高当时防辐射的能力弱王忠诚和同事们坚持了七年,两千五百次的实验。因为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实验中受到过多辐射王忠诚满意里降低,白细胞只有普通人的一半。

 

    天坛医院主任医师贾旺:“从这个楼道上去往右边一拐,就是王院长,工作了那么多年的办公室,你看这个地方,就是有一个细节,请脱白大衣再进入办公区,为什么呢?对咱们正常人没有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白衣服上可能会带一些细菌,王院士可能就会发生致命性的放射性肺炎,我们这么多年,谁去见王院士的时候都要先把白衣托在这,再去见王院士尽量减少他老人家感染的风险。”

 

    王忠诚去世已经两年当年专门为他写下的这张字条依然贴在这里,这里有大家对王忠诚院士的怀念更有对这位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的尊敬。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