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工程院要闻
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9-17

[ 字号  ]

    2014年9月16日,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乐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杨卫主任作主题报告,为首都近6000名新入学研究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宣讲教育报告会上指出,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对于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营造执着攀登科学新高峰的科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层面广泛开展,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创新文化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得到了科技界、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一致支持和赞许。

 

    著名建筑学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用自己68年的亲身经历为师生们作了精彩报告,他说:“对于青年学人,我认为在理性上对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等似乎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身体力行。现在社会舆论的各个方面对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科学道德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之落实到一己的心灵与行动中。因而,我想强调的是,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会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并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强调,研究生不仅要在专业上注重研究与创新,而且要在思想品德与学风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杨乐院士指出,研究生的价值观,品德的高低,对是非的判断,是认真、严谨地努力工作还是投机取巧、不负责任,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走向,关系到全民的道德水平与信念,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所以,研究生阶段,要在为人与治学两方面都要有严格要求,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固体力学家杨卫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学术界对于科学道德的缺失,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是绝不宽容的,没有“引以为戒”、“下不为例”的概念。杨卫院士从近些年来学术管理的实践上,结合生动的实际案例告诉同学们在学术生涯中要做到四个“不要”:一、不要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二、不要接受陌生人,如“润色公司—网上专家”关于润色英文论文、修改基金申请之类的帮助;三、不要在学术上投机取巧;四、不要在学术上游戏人生。

 

    四位科学家的讲话和报告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受到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欢迎。同学们表示,在科学研究的起跑线上,在学术人格养成的起步阶段,自己一定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以真理为师、以道德为友,在追究卓越中正道修身,在自我完善中服务社会。

 

    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将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继续对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新入职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新上岗的研究生导师,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的宣讲教育,引导他们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参加报告会的近6000名研究生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部队高校等40余家培养单位,涵盖了理、工、农、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各学科。

 

    (吴晓东 常军乾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