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交流与开发协会第一次技术交流会在广州市召开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中国工程院产业工程科技委员会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交流与开发协会第一次技术交流会于2002年7月16-17日在广州市召开。
  会议由工程院产业工程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殷瑞钰院士主持。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应邀在百忙之中出席了会议。与会的院士有张寿荣、陈先霖、刘玠、干勇等。出席会议的还有广州市和协会各理事单位有关领导、协会的全体理事,及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相关企业、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钢一厂、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西门子公司等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会议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专家论坛;第二,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经验与技术交流;第三,在建生产线投资规模与设备配置选型;第四,讨论与总结。
  在专家论坛中,徐匡迪院士、殷瑞钰院士、干勇院士、陈先霖院士、李世俊教授分别做了题为"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基础问题探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建设规模、装备优化配置以及投资效益分析"、"薄板坯连铸连轧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精轧机组轧机的选型配置与板形控制"、"国内板带市场生产现状及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院士与专家所作的专题学术报告对于我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经验与技术交流中,已建投产的四家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建设、投产、达产及有关设备国产化方面的经验、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其它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在建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随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在建的三家企业分别重点介绍了各自企业在生产线投资规模与设备配置选型及装备技术国产化方面所做的工作。
  院士、专家在听取报告和介绍的基础上,就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装备技术、产品开发及生产线国产化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初步达成了共识。会议的最后,殷瑞钰院士、徐匡迪院士分别作了总结发言。
  殷瑞钰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交流设计、建设、生产技术研究的经验;二是讨论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发展和钢铁企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想;三是探索薄板坯连铸连轧发展的创新思路,包括工艺、装备国产化的思路,会议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接着指出,此次会议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第一,投资的合理化和快速达产是发展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生产线的首要前提。第二,要因地制宜,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铸坯厚度、结晶器形状、加热炉设计、轧机配置、精炼方法等。第三,我们虽然已具备基础技术,但技术集成的能力还不够。因此要依靠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支持产品、装备和系统集成的开发。第四,为降低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应该加速推进浸入式水口、结晶器、轧辊、辊底炉的耐火材料等消耗品的国产化进程。第五,要更加注意产品的市场定位。第六,要将技术进步和国产化进程相结合,尽可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逐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单位产品的投资额。第七,加强信息的收集与汇总,这是非常重要的共享资源,希望有关企业能够支持。殷瑞钰院士最后指出,根据大家的意见,明年将继续召开交流会,希望选择在建有特色性、总体性和两流的薄板坯连铸机的企业召开,以便可以更加充分研究有关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技术、经济、投资管理与战略等方面的问题。
  徐匡迪院士在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会议是一个讨论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和未来如何进一步进行具中国特色创新的会议,希望按照殷瑞钰院士讲话中的要求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交流继续下去。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第一,在新世纪之初,中国钢铁工业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作为切入点,改造老企业,提升竞争能力,既降低了能耗、又保护了环境。第二,"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是江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中国人首先要敢做,其实并不难。目前,我们已不需要再从国外购买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完全有能力自己进行开发。希望中国钢铁工业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为契机,在新世纪里更上一层楼。第三,要注意环保问题。一个企业的生产如果污染环境,即使成本再低也不可以。因此环保问题非常重要。第四,希望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中注意培养年轻的人才,也希望高校、科研院所也为企业多培养年轻的人才,争取在新技术开发出来的同时,所需人才也培养出来。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