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瞄准重大疾病构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创新体系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2006-11-09 10:54:35)

    科学时报北京11月8日讯(记者潘锋)“很遗憾,国内外经过50年的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5年的存活率这两个重要的指标与50年前相比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院士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说。

    刘德培说,建设中国医学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医疗卫生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医学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大疾病问题是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障碍。美国等发达国家每年都要面对重大疾病所造成的巨额医疗费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经济等问题;艾滋病造成了非洲一些国家人口健康指数急剧下降。尽管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卫生状况存在较大差别,但各国都把重大疾病的防治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目前,我国面临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高血压患者有1.3亿,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日益严重;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糖尿病患病人数逼近4000万。重大疾病问题在中国也同样无法回避。

    刘德培说,建设中国医学科学研究创新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重点就是重大疾病防治。全国每年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有500多万,还有已知或未知的新老传染病。因此,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不仅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必将带动多学科研究和多种高新技术的发展。重大疾病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需要基础、临床和医学这三方面的研究相结合,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对重大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预防,同时在临床上对发生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但刘德培表示,目前国内形成对重大疾病的防控措施还不够得力,我国高血脂发病率约为8%,而治疗率只有大约5%,令人担忧。除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外,慢性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突发性、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疾病同样值得关注。

    刘德培认为,不同的重大疾病其研究特点不一样。如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作用有限,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这就需要在恶性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标志和预警标志物的研究方面下大功夫。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要关注前期病症综合研究和高危患者的综合救治等问题。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不是某一家医院或研究所、某一个课题组能完成的,需要各方的协作。要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中医药学等的优势,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系统性综合性地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保证。 (来源:科学网)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