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二届院士(专家)苏州论坛”主论坛在苏州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科学发展·和谐苏州”。论坛邀请了工程院和中科院的师昌绪、杜祥琬、石元春、钱易等16位院士,以及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等多位专家。与会院士和专家广开言路,围绕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与发展模式转变、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诸多热点问题,热议科学发展之道,畅谈苏州的科学、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出席论坛并致辞,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伟强主持论坛,苏州市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相关创新型企业负责人及高校、学术带头人等共400余人参加论坛。
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在致辞中介绍,苏州是一座历经2500多年历史洗礼的城市,是现代化加速发展中经济大市,也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开放城市。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值一直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被《美国新闻周刊》列为九大科技城市之一,去年苏州市组织实施《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行动计划》,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建立科技创业园,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苏州以往的发展更多的得益于开放的优势,产业的优势和地域的优势。今后的发展要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优势的培育和发挥。王荣指出,去年在首届院士苏州论坛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和谐苏州”为主题,举办第二届院士(苏州)论坛,就是想以此为平台,请院士和专家介绍国内外科学发展的形势和科技创新的情况,以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同时针对苏州科技创新的矛盾和问题把脉论证,奉献真知灼见,实现苏州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师昌绪代表院士发言。他说,苏州是历史名城,人杰地灵,在现代工业制造、经济、科技方面,都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此次举办的“第二届院士(专家)苏州论坛”,以“科学发展,和谐苏州”为主题,切合实际,非常好。他认为,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全国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苏州今后发展的方向。此外,也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高效、绿色、安全农业,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和谐。他指出,苏州要进一步发展,一是要吸引全国最好的专利到苏州落户,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二是要吸引全国的优秀人才,有了优秀人才,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才能使苏州真正具有魅力。
杜祥琬副院长作了题为《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题报告,分析了中国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提出了四大能源战略,并寄语苏州早日成为转变发展模式的模范、调整产业结构的模范、节约资源能源的模范、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建设创新体系的模范、建设和谐社会的模范。
两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组组长石元春在题为《现代农业》的报告中,阐述了现代农业的涵义、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发展前景等新思维,他建议苏州应该注意保护江南鱼米之乡的有限耕地,利用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现代农业。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在论坛上着重介绍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深圳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
全国人大环境和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钱易院士在所作的《循环经济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演讲中,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就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苏州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得更好。
本届院士(专家)苏州论坛除了主论坛外,4月22日上午,在苏州中学举办了教育分论坛,由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主持,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教授以《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的责任》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与主论坛同时举办的还有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举行的软件论坛,王家耀院士、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陈道蓄院长做了相关主题报告;在苏州科技学院王振义、陆埮、汪耕、孙钧四位院士来到“院士与大学生见面会”,与青年学子畅谈“生活、学习、创新”;我院陈清如院士、科学院戴立信、胡宏文等院士亲临苏州市第三中学,展开“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