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联合主办,天津市医学会协办,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生物治疗学术大会暨2008年医学科学前沿”经过精心筹备,于2008年11月28至30日在天津召开。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俞海潮、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何维、天津市卫生局局长程津新、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院士、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会长刘海林、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希山院士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本次大会是全国一级学会的第四届会议,首次与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共同举办,以其规模大、水平高、学术气氛浓的特点给与会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会议参会代表超过300余位,共有19位院士、专家应邀在大会作了特邀报告,其中两位来自美国,大会共接受投稿60余篇,首次设立了肿瘤生物治疗专场和传染病生物治疗专场2个分会场,与会代表踊跃参与互动讨论,气氛热烈。
为使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得更加规范化,加强临床前研究,实现该领域科研与国际接轨,为从事医药生物技术行业专业人员提供更多信息,大会特邀何维副司长对我国政府关于生物治疗的政策进行讲解,使学者能够及时了解生物治疗相关法规、政策的动向,为更好开展生物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树立信心。
此外,有11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做了特邀学术报告,杨胜利院士提出肿瘤是表现为局部的全身性疾病,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相关,目前只有通过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的研究,才能在全面地了解肿瘤。而王红阳院士提出肿瘤是一种基因相关性疾病,其中激酶和磷酸化酶的功能失衡,造成蛋白质的异常磷酸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相关分子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标。以及姚智教授关于RKIP和OPG与肿瘤转移相关机制的研究。郝希山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肿瘤的发生不仅要克服内在的屏障,而且需要克服外在的屏障,也是肿瘤免疫编辑学说的核心思想,因而,生物治疗不仅需要强化免疫应答,同样需要重视免疫耐受。陈志南院士全面阐述了国际上抗体药物的产业前景,以及国内研发的现状,使我们相信抗体药物是未来生物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张叔人教授总结了肿瘤疫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让我们确信肿瘤疫苗有广阔的前景。田志刚、陈思毅和李峤三位教授分别阐述了抑制负性调控因子可以提高DC疫苗的活性,NK细胞和B细胞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郭坤元教授在研究中发现Allo-NK的一次性杀伤现象,不仅验证了肿瘤编辑学说,而且发现某些方法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编辑,增加肿瘤细胞对Allo-NK的敏感性。叶胜龙和徐迎新教授分别介绍了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以及消化道肿瘤综合免疫疗法的经验。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代表了国内该领域最新进展,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与会代表反响热烈。
围绕肿瘤生物治疗、生物技术在临床其他各学科的应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议题,与会人员积极互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加强了基础研究和临床之间相互的了解,充分体现了会议的前沿性、学术性及国际性。(李冬梅 张晓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