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之路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01-30

[ 字号  ]

徐匡迪
(2010年11月18日)

 

各位院士、专家,大家上午好:
    今天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工程院邀请各位专家、领导、相关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研究探讨科技创新促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我认为十分重要和必要。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发展、文明进步,无不需要各种不同的能源。可以说,没有能源,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进步。
    “能”这个词,最早是被称作“医生、疯子、院士”的19世纪德国科学家罗伯特·迈尔提出来的。我们看不见能,但通过热、光、电、运动等能够感觉到“能”的存在。
    人类大量利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柴草、煤炭、石油三个能源时期。火的使用,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使人类和其它动物彻底分开。风力和水力的利用,使人类找到了可以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新能源。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需要的热能和动力越来越多,而柴草、风力、水力所提供的能量却因许多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大规模使用。这样,化石能源的发现,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热能;风车和水车的制作,积累了机械制造的丰富经验;于是,两者结合起来,蒸汽机出现了。蒸汽机的使用,不但奠定了各国工业化的基础,也开辟了人类利用矿物燃料作动力的工业化新时代。
    今天,能源已成为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源消费基本由发达国家主导,近期开始向“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共享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份额逐步上升”的格局发展。但发达国家在优质能源(油、气、核电等)消费中,仍占主要份额,其人均能耗仍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化石能源的供需状况,只能满足全球经济的低速增长,世界化石能源资源进一步趋紧。
    资源和环境制约、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传统的世界能源格局提出挑战,能源利用将进一步向节能、高效、清洁、低碳方向发展,预计本世纪前五十年,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三方鼎立的格局。世界各主要国家竞相发展能源新技术,争占新的战略制高点,以争取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能源消费也随之增长,能源行业的发展与改革,使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
    我国GDP 占世界生产总值的7% ,却消耗着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7%。原因是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拉动使高能耗产业过快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用能装备能效低,煤炭比例高,能源系统效率低。粗放的能源开采与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土壤都为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代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环境压力会更大,而随着生活的改善,人民的环境诉求不断提高,要求能源优质化、洁净化。因此,无论对气候变化问题有多少争议,我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
    资源和环境代价过重、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率偏低和能源安全是我国能源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同时,我国能源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多年的发展不仅打下了经济和科技的基础,也深化了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采取着一系列重要措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正当其时。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本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将经历快速增长阶段、平缓增长阶段,然后过渡到中低速增长阶段。这个时期中国的能源如何发展,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机构给出了各种情景和预测,反映了不同的发展观。按照粗放高速发展的惯性进行外推预测,是不科学的。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战略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
    立足国情,总结历史经验,中国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重大创新,我国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走过的高消耗道路,只能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耗实现现代化。为此,我国需要逐步降低单位GDP 能源消费强度,长期支持经济健康发展。尽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增加,但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的建立、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可以使我国用有限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志们,科技创新促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为各位同仁提供了重要机遇和舞台,让我们共同为提高我国能效和能源科技水平,开创科学、绿色、低碳能源道路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