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戈秣马迎接生物质经济新时代——中国工程院第35场工程科技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中国工程院第35场工程科技论坛暨2005中国生物质工程论坛前不久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隆重召开。近百年的碳氢化合物经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也导致了石油资源的渐趋枯竭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各国政府纷纷颁布政策法规,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本次论坛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召开的,由活跃在生物质工程技术前沿领域的两院院士为来自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180多位代表报告国际生物质科技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生物质工程技术现状,商讨发展我国生物质产业的方针大计。
  生物质主要指粮食以外的秸杆等木质纤维素类农林废弃物,以其为原料生产环境友好化工产品和绿色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发展我国的生物质产业更具深远意义,不仅要解决国家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在他的《农林生物质工程》综述报告中详尽描述了发展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利用我国自行培育的甜高粱、麻风树等优良能源植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木质纤维素水解技术、和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塑料生产技术,可建设相当于一个大庆的年产5000万吨“绿色油田”。指出农林生物质产业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历史机遇,一次在“三农”、能源和环境上具有全局和重大战略意义的机遇。著名学者闵恩泽两院院士阐述了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炼油化工厂的意义,发展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石化副总裁曹湘洪院士分析了我国石油产需的突出矛盾,农林生物质丰富的资源潜力和国外利用生物质生产车用燃料和化工产品的现状及动态,提出我国应实施“政府推动、企业参与、选准目标、企学研结合,着力提高经济性,适时实现企业化”的生物质产业发展策略,宜在车用乙醇燃料和乙醇下游产品开发、生物柴油、聚乳酸树脂、1,3-丙二醇等四个方面重点突破。著名生物学家杨胜利院士在《生物炼制》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如同石油炼厂一样把生物质原料分解为各种成分并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清洁燃料和环境友好化工产品的生物炼厂,展示生物技术的无穷魅力。育苗与造林工程专家王涛院士在生物质燃料油的木本能源植物资源主题中,报告了中国主要生物质燃料油木本原料植物黄连木资源的分布、生长及可利用状况的最新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生物质燃料油生产提供了新的资源,加快了生物质燃料油产业化的进程。
  科学家的精彩报告把论坛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亚洲最大的生物制药企业、全国500 强企业之一的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寿文总经理在论坛上纵论国有大型企业在生物质产业中的中间作用,表示在国家的支持下,采取高校-国有大型企业联合开发的形式开展大规模生物基塑料和其他环境友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争取在2010年前建成真正具有世界竞争水平的的聚乳酸树脂加工厂,为中国在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领域争得一席之地,显示了国有大型企业的宏伟气魄。刚从英国牛津大学回国受聘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副主任的李十中教授报告了目前生物质领域国际公认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我国在此方面令人振奋的研究进展。
  数字表明,生物质产业前景乐观。美国计划到2010年生物基产品由目前占总产品量的5%增加到12%,燃料酒精则由占运输燃料总量的0.5%提高到4%;2004年欧洲的生物柴油年产量已达214万吨; 日本尽管生物质资源匮乏,但在生物质利用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专利已占世界的52%,其中生物能源领域的专利占了81%。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发展我国生物质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我国在资源、技术、人才、体制方面的优势建立这一朝阳产业。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