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结构工程的创新与实践在北京召开

来源:二局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发表时间:2014-10-16

[ 字号  ]

    2014年10月13-14日,由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第19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结构工程的创新与实践”在北京隆重召开。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论坛主席沈祖炎院士致开幕辞,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阮宝君代表工程院徐德龙副院长致辞。沈祖炎、周福霖、杨秀敏三位院士做大会主旨报告,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32位知名专家做了特邀报告。聂建国、周绪红、龙驭球、陈肇元、沈世钊、王景全、雷志栋、崔俊芝、王梦恕、江欢成、肖绪文、何华武、杜彦良、缪昌文、秦顺全等18位院士及近200位学者参加了论坛。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日益严重,这是我国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要应对的重大挑战,制约着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运用结构工程最新的科技成果,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让结构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让建筑在其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拆除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迫切需要在战略高度上进行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论坛主席沈祖炎院士首先做了《结构工程的创新与评价方式》的主旨报告。他指出CCTV大楼、水立方、鸟巢、国家大剧院等一些我国典型复杂建筑的不足之处:片面强调造型,没有在文化、环境、技术、造价中取得平衡;结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大、资源消耗多、建筑费用高昂;诞生了许多怪异的“创新技术”、创造了诸多“代价高昂的世界第一”却不具有普遍应用价值。他指出,结构创新应该体现在材料、体系、功能、构件、节点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采用了新的结构体系、新的有效分析方法、合理的设计方法、抗震等防灾新理念,或采用了制作安装维护的新技术,以达到“轻”“快”“好”“省”的效果。他强调,纯粹为了打破建筑物高度或跨度纪录的设计不等于结构创新,结构复杂、怪异也不等于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包含创新内容且达到积极效果的工程实践。

 

    周福霖院士做了《隔减震控制新技术在重大复杂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的主旨报告。他说,我国处于建筑高潮期,建筑正向面积大、结构长大化、高耸化、形体复杂化发展,但大中城市和大型复杂结构均未经受大地震考验,安全性有待评估。我国亟需采用有效技术,提升工程抗震能力,而隔震减震控制技术,可以成倍提高结构安全性,应给予重视。他介绍了美国南加州医院、日本仙台隔震建筑、芦山人民医院隔震楼、汶川第二小学全隔震楼、南疆铁路布谷孜隔震桥等应用隔震技术的建筑在地震中的优异表现,他希望通过尽快推广有关技术,使我国成为一个防灾大国,而不仅仅是一个救灾大国。

 

    杨秀敏院士做了《城镇化-地下空间-侵爆效应》的主旨报告,他从古代城池进化中御敌治安先于市场经济、城乡分治引发的户籍差异、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恶化三点启示入手,谈了对城镇化发展的看法。他认为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城镇化的重大障碍,必须进行改革,应该通过区域城镇群落布局来实现城镇化的合理布局,而根治目前特大城市拥堵、污染等问题则要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利用,通过推广建设地下交通设施、物流网、市政设施、商业设施来实现。

 

 

    14日上午,沈祖炎、聂建国院士主持了开放式研讨,清华大学石永久教授、中建四局叶浩文董事长、湖南大学肖岩教授、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岳清瑞董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惠教授、天津城建集团韩振勇总工、浙江大学金伟良教授等7位结构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到会院士专家进行了自由讨论。沈祖炎院士指出,中国的结构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很多方面都已走到世界的前列,但这些成果没有很好地进入国外的工程,今后要加强科研成果的国际宣传,让源于中国的创新得到国际的认可。聂建国院士表示,中国结构工程师非常优秀,再复杂的结构都可以实现,但我们却是花高昂的代价在成就别人的设计,他强调要在合理的结构体系中探索建筑的优化设计,不要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创造不合理的结构体系。缪昌文院士建议,材料是结构的基础,目前材料和结构两个领域结合不够,建议加强两个领域的交流,更好地推动两个领域的共同发展。

 

    专家们一致认为,土木工程产学研结合非常重要,设计要按照规范,但现有规范却不能满足工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现有的承包制度没有鼓励节约,设计和施工分离,客观上加剧了我国建筑新、奇、特等不合理结构的形势,应该推动设计施工一体化,自行优化设计与施工,以达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建筑评标阶段应增加结构工程师的比例,而现行制度常常是只有一位结构工程师,在方案阶段听不到结构工程师的声音;应加强我国在结构体系和理论方面的创新,进一步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学校的研究应该源于工程、服务工程、高于工程,通过凝练科研成果形成标准体系,供今后的工程借鉴参考;对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教育改革部门不能闭门造车,要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结合。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结构工程领域众多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企业领导参加,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结构工程学科的绝大部分方向,涉及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其工程实践、绿色建造技术、结构全寿命设计施工与运营维护、高耐久新型结构材料及其应用、工程结构改造及性能提升、结构安全性监测及灾害预警等重要议题。虽然论坛议程安排紧密,报告时间比较简短,但每个报告以其清晰的思路、完整的脉络和精炼的讲解,为与会者展现了结构工程领域前沿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性成果,所透射出的思想和理念、方法与实践、反思与展望,都代表了当今国内外结构工程学科的学术发展前沿、工程技术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论坛期间各位专家通过开放式研讨和会间会下的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凝聚了共识,对我国结构工程的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构工程学科也必将在未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中子、唐海英)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