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30年前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全世界能源领域一直都在关注未来能源发展的走向和策略,实现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能源建设追求的目标。2003年8月接连发生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为当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模式进一步提出警示和要求,因而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推动力越来越大。
近日,上海院士中心对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于2005年11月17日召开“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院士沙龙(总第26期),就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政策落实等各方面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上海院士中心主任翁史烈院士主持会议,汪耕院士,市科委、市决咨委以及上海社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政设计院、上海能源研究所、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30余人出席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翁一武教授代表调研组,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本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应用现状。在政府各项配套优惠政策(并网准入、进口免税、奖励性补贴、贴息等)的支持下,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推广和应用。已有十多家企业,如浦东国际机场、金桥体育休闲中心、天庭大酒店、华夏宾馆等,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分布式供能系统。从实际运行来看,总体使用情况良好,但有个别单位因天然气气源不足、价格过高、气压不稳、并网手续繁琐等种种原因暂时停用。
近十位院士专家就该系统在推广应用中遭遇的各种“瓶颈”做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可行性方案。大家认为,综合经济效益是影响分布式供能系统能否推广的直接原因。随着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现,能源高效利用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分布式供能系统必将得到推广应用。与大电网配合,分布式供能系统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可在电网崩溃和意外灾害(例如地震、暴风雪、人为破坏、战争)情况下,维持重要用户的供电。而分布式供能系统能否推向市场,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操作性是决定因素。院士专家们呼吁,目前分布式供能系统尚处于推广应用的初期,尤其需要政府应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保证天然气价格的相对稳定,建立高效、透明的审批制度,加强系统设备的国产化研究等等。从而突破种种“瓶颈”,实现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