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2005年4月27日,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办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院士沙龙在科学会堂召开。中心主任翁史烈院士主持会议,姚福生院士、刘高联院士、市政府参事赵国通、上海市节能协会理事长施明融、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李崇和以及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科委、上海交大、上海电力学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宝钢集团、华能集团、申能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40余人出席会议。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和上海市节能协会共同协办了本次沙龙。
  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些积极的变化引起电力和电量需求的连年攀升。以上海为例, 2004年电力最高负荷达1670万千瓦,而实际供应能力1400万千瓦,存在27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加上高峰电力负荷增长大于用电量增长,直接导致电力负荷峰谷差加大、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发电成本上升、高峰时段拉闸限电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如何应对与缓解日趋严峻的电力供需矛盾,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李崇和、宝钢集团一钢公司副总经理史国敏和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夏梅兴分别从供电企业、用电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就如何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做了主题发言。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即国家通过政策措施、技术手段来引导电力用户在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优化用电方式、提高供电效率,从而减少电力需求和电量消耗,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供电企业、用电企业、政府和社会都能获益:对供电企业,可以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及发电煤耗,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对用电企业,可以降低电力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政府和社会,可以缓解近期和中长期能源压力,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总之,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取得多赢的效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2003年和2004年的迎峰度夏中,上海电力供应出现的季节性缺口促进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运用,需求侧管理已经成为短时期内调节电力供需平衡的唯一手段。
  目前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1、缺乏政策及资金支持。国外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时,政府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如对实施企业减免部分税收等,而我国尚未有特殊政策支持需求侧管理推广实施;也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对用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2、缺乏科学的分时电价体系,无法有效引导电力消费,优化用电方式,难以达到有序合理使用电力的目的。目前上海已采用分时电价制,但尚未全面推广高峰电价、可靠性电价等更为细化的电价政策,缺乏有力的价格调节杠杆,对需求侧管理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院士沙龙气氛热烈,院士专家们纷纷参与讨论,形成“把需求侧管理作为重要资源纳入电力发展规划中;继续调整、完善电价体系;完善夏季高温用电预案;制定强制性和鼓励性政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撑鼓励性政策实施”等建议。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