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 发布时间:2009-3-12 22:15:23
本报讯 订单锐减,企业是该苦练“内功”研发新品,还是脱胎换骨实现战略转型?有政府、行业和企业的“智库”之称的上海院士中心日前推出“促科技创新,助企业发展”系列专题,邀请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院士专家为企业专题“会诊”,就战略规划、技术创新、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问题以“院士沙龙”的形式提供无偿咨询。
据悉,该沙龙活动目前已确定了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务业等多个主题。在日前举行的第38次院士沙龙上,已打响了该系列的“头炮”,让该行业的产、学、研三方坐到了一起。
上海院士中心主任翁史烈和王威琪、陈亚珠、戴尅戎等专家认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医疗器械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仍面临着自主创新产品缺乏,过多依赖进口等问题。他们建议企业在危难中抓住机遇,加强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通过自主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能级,实现突破性发展。
上海市目前约有7000家医疗器械企业,去年实现工业销售119.5亿元,同比增长17.4%;预计今年可增至130亿元左右,近6年的产业平均增长率达到21.1%。行业内对上海医疗器械业的评价是:科技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最好,经营环境优越,中小企业活跃。
但是,在国内各地区医疗器械工业销售产值“排行榜”上,上海挤不进前三甲,且过多依赖进口产品。去年,全国医疗器械工业的销售产值达1200亿~1300亿元,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约占其中的80%,山东、江苏和广东分别是这三个地区的“领头羊”。
与会院士专家指出,金融危机前景不明,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机遇不容错过。发达国家可能会在金融危机中削减公共卫生支出,这将给我国价廉质优的医疗器械产品提供市场机遇。专家建议,上海大力发展医疗器械市场主流产品的同时,优先发展家用医疗产品、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数字化产品,并关注人工器官、新型生物材料等新门类。同时,院士专家呼吁上海应重新定位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产业布局,制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在推动行业的发展中给予企业强有力的支持,以促进优势产业发展,集聚形成产业优势为目标,培育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上海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企业。
《科学时报》 (2009-3-13 A3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