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以人为本,建设宜居易行的生态型城市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07-07

【 字号   】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上海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密度达到郊区的24倍,并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面对上海人口多且集中、自然资源稀缺的特点,如何调整城市规划,建设适合上海的理想城市模式成为专家关注的问题。
    2011年4月8日,由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第49期院士沙龙“建设生态城市的创新规划理念”在科学会堂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院士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翁史烈院士和同济大学项海帆院士共同主持。江欢成、魏敦山院士及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单位专家及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共2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同济大学校长助理、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教授、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陆锡明研究员分别作了《后世博时代上海城市规划的创新理念》、《上海新一轮交通对策:后世博低碳易达模式》主题报告。专家们围绕报告内容各抒己见,讨论如何将生态型城市的创新规划理念应用于上海从单一中心城区的发展到城市和郊区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使上海成为宜居易行的现代化城市。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以追求人和自然高度协调发展为目的,以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为特征的崭新城市发展模式。专家们认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推动上海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显著进步的现代化城市。专家们针对上海生态城市建设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当城市规模超过其最佳负担规模仍继续无限制地扩大时,必将产生严重的城市问题,如中心城区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承载过度等,只有有效地控制住城市规模,才能更好地履行城市的功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城市居民的福祉,即只有在城市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才能在城市规划中不迷失方向,才能确保弱势群体能够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三是城市规划坚持生态理念。生态型城市的建设需在生态学规律的指导下,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四是加强政策引导,平衡资源配置。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建设需要政策的引导,需要合理的规划,特别是城市基础资源的平衡配置,因此进行城市规划时须有全局意识,减少城市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建设宜居易行的生态型城市。(汪洋)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