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竭,使得海底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逐渐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新动力。随着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我国的海洋勘探技术水平已经跃入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这为我国今后加快开发海底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8月24日,由上海院士中心和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筹)共同主办的第50期院士沙龙“海底观测系统和海洋资源开发”在科学会堂召开。来自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中船重工702所、上海水务局(海洋局)等单位的院士专家以及有关部门代表5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
本次沙龙由上海院士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翁史烈院士主持。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翦知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水下研究所所长朱继懋教授、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本次沙龙也邀请了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崔维成研究员介绍了“蛟龙号”深潜器试验的有关情况。专家们围绕内容各抒己见,探讨了我国海洋勘探技术的进展与现状,并就如何增强上海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科技实力展开了深入讨论。
专家介绍,海底观测系统实质上就是一种海底实验室,由海底观测节点和岸上基站组成,通过电缆或光纤把各站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海底观测网。海底观测系统的建立从根本上摆脱了能量供应和数据延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海洋学家可以在陆上通过这套系统,对海洋物理、化学、生物等变化过程进行实时的不间断观测。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已完成海底观测系统的架构,如美国“海王星”海底观测网、欧洲海底观测网(ESONET)、日本新型实时海底监测网(ARENA)等,这些观测系统的构建,为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海洋“深网”的建设,离不开“深潜”技术的发展。不论是以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设计的无人深潜器“海龙号”,还是以中船重工702所研制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都标志着我国在深海勘探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次“蛟龙号”下潜突破5000米,不仅获得了重要的海试数据,同时也采集到大量的生物、地质样本,让我们对极端的海底环境有了新的认识。试验的圆满成功,也为我国“十二五”海洋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加快海洋科技发展,培育海洋科技产业,也是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海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研究、装备制造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拥有海洋工程与装备、深海地学和邻近海域资源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一大批在船舶制造、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信息监测等方面有不俗实力的企业和机构。正在筹备的上海海洋科技中心,将积极整合上海海洋科技的优势,建设成一个多学科综合的,集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开发的开放性试验基地,进一步提高上海海洋科技的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李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