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位院士齐聚湖南纪念袁隆平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50周年

来源:办公厅《院士通讯》编辑部   发表时间:2016-11-08

[ 字号  ]

<p>&ensp;&ensp;&ensp;&ensp;本刊讯一篇论文改变种子,一粒种子改变世界。</p><p>&nbsp;</p><p>&ensp;&ensp;&ensp;&ensp;50年前,一篇科学论文,拉开了一项伟大研究的序幕。历经50年,依旧光芒四射。秋高气爽,又到丰收的季节。9月21日,位于湖南长沙东城马坡岭的湖南省农科院内,高朋满座。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万建民、邓秀新、方智远、官春云、程顺和、朱英国、罗锡文、宋宝安、张洪程、李天来等专家学者齐聚在此,纪念袁隆平院士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50周年。</p><p>&nbsp;</p><p>&ensp;&ensp;&ensp;&ensp;50年前,袁隆平在历经几年的观察、实验和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总结提炼之后,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并于1966年2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发表。该文在国内外第一次论述了水稻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并指出其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生产利用前景。它犹如一支嚆矢划破了多年杂交水稻研究的凝固空气,突破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开启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先河,为以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划时代的理论基础。</p><p>&nbsp;</p><p>&ensp;&ensp;&ensp;&ensp;纪念会开始之前,袁隆平院士带领与会嘉宾参观了其“超优千号”试验田。“超优千号”的攻关目标是每公顷16吨。目前该试验田长势非常好,丰收在望。</p><p>&nbsp;</p><p>&ensp;&ensp;&ensp;&ensp;超级稻前4期攻关都已顺利实现,现在是超级稻第五期攻关阶段。袁隆平院士说:“希望超级稻第五期攻关每公顷16吨能在湖南顺利实现。我今年86岁了,是‘80’后,我会发扬老骥伏枥的精神,在‘90’前实现超级稻每公顷17吨的目标。”</p><p>&nbsp;</p><p>&ensp;&ensp;&ensp;&ensp;纪念会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科学通报》编审彭斌分别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奖金、“丰收奖盘”、“开拓杯”奖杯和《科学通报》1966年第4期的原文精仿纪念册。</p><p>&nbsp;</p><p>&ensp;&ensp;&ensp;&ensp;(彭子晟、刘晓熹)</p>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