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李德仁院士寄语:“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5-02-24

【 字号   】

2025-02-22    来源:光明日报

 

    2月21日上午,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甫一迈进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的门口,刹那间在座师生鼓起雷鸣般的掌声。

 

    “爱我中华,科技报国。今天我和同学们分享我走过和在走的三条路:留学之路、创新之路和未来之路。”李德仁和蔼地说。

 

李德仁院士寄语:“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德仁留学德国,提出了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被称为“李德仁方法”。德国、美国的高校争相邀请他去任教。他的夫人朱宜萱对他说,国家和人民培养你多年,你得像头牛回来,为国家和人民多挤奶。

 

    归国后的李德仁与团队一道,携手同行,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推出创新成果。从国产地理信息软件GeoStar、GeoGlobe,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再到开展我国自主高精度全球测图;从三S集成与智能驾驶,到数字文化遗产,再到建设“东方慧眼”星座……李德仁步履不停。

 

李德仁院士寄语:“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


    眼下,年过耄耋的李德仁,正在思考并提出时空智能学。他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正是用时空信息这一载体来描述的。在当今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时空数据获取、处理、信息提取与知识挖掘需要走向智能,时空智能学应运而生。

 

    禹寸陶分,思想不停。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他写下这样一句话自勉: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党和人民奉献到老。

 

李德仁院士寄语:“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


    “中国的希望在于下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李德仁叮嘱同学们说,希望你们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把你们自己的长处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在一起,你们必然会发光发热。自己创造,与团队一起创造,那么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就会不断进步。

 

李德仁院士寄语:“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


    “用科技丈量山河,以丹心报效祖国。”武汉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芙蓉说,报告会是李院士为武大附中播撒的一颗科学火种。此次同步聆听的,还有学校托管帮扶的恩施三中、丹江口一中的同学们。我们将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讨如何把个人价值和国家所需结合起来,不虚度一生。学校将持续擦亮珞珈成才讲堂、珞珈山青少年科学院的育人品牌,涵育时代新人。

 

李德仁院士寄语:“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


    武大附中高一语文教师叶小蕤说,作为新进教师,我有幸在李院士与附中少年的对话中触摸到科技与梦想的温度。从卫星巡天的千里目力,到丈量敦煌的毫米精度,这位科学赤子始终以家国为经纬,将成果播撒在锦绣山河之间。李院士与学子们的这场跨越年龄的对话,不仅让附中少年望见了科学之美的浩瀚星空,更让我们青年教师懂得何为扎根大地的学术生命。

 

李德仁院士寄语:“从小立大志,长大做栋梁”!


    “‘爱我中华,兴我家邦’。李院士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回报了深爱的祖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报效祖国。”武大附中高一学生刘馨怿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王建宏 通讯员袁润强)

 

    原文:https://ysg.ckcest.cn/ysgNews/1759589.html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