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杨胜利、周宏灏院士莅临成都大学作学术报告

来源:《院士通讯》编辑部   发表时间:2015-12-29

【 字号   】

    7月8-9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及杨胜利院士、周宏灏院士应邀参加由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成都大学等单位承办的“2015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成都行”系列活动,莅临成都大学分别作了题为《医学与科学》、《个体化医学发展》、《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医学》等3场专题学术报告,成都大学相关领导及中青年教师、研究生等近300人聆听了报告。

 

    樊代明副院长以医学与科学的联系为主线展开学术报告。他指出医学与科学是存在差异的,他从个体与群体、体外与体内、科学与理论等17个方面进行了解析。他认为,“科学是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理的世界观和自然观”,而医学是“纵观人类之盛,细寻治病之策的生命观和健康观”,而中医学在“整体”、“宏观”、“动态”等角度很好地阐释了医学的本质。他强调处理医学与科学的关系,应做到用科学理论帮扶医学,但不能用之束缚医学;用科学方法研究医学,但不能用之误解医学;用科学数据助诊疾病,但不能用之取代医生;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用之以偏概全。

 

    杨胜利院士在报告中向大家介绍了十年来转化医学的发展进程及面临的困境,从而引申出精准医学定义及面临的主要任务。他指出,大数据的出现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不仅将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变得更个性化、精准化,还可能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因此,医疗保健数字化是未来发展方向,精准医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应用。杨院士还向大家介绍了目前美国和英国已分别启动的精准医学资助计划和10万人基因组计划及全球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建议,广大研究人员和医疗工作加强对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在疾病诊断、远程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实践,结合我国各级医院分级诊治实际,用信息化系统提高医联网医疗水平;增强医疔资源的可及性和均等性;有效控制医疗成本,推进我国医疗改革早见成效。

 

    周宏灏院士详细介绍了个体化医学的起源、背景和发展历程,并从遗传药理学和基因组医学的角度探究了个体化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他认为,人类多种疾病的出现是由基因组决定的,由于基因组的差异导致个体差异,因此以前“千人同药同量”的治疗方式疗效差、毒性多,精准度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可以更精准地定位药物靶点,为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依赖的方法和手段。目前已整理归纳出科学计算药物使用剂量的“华法林PGX剂量计算公式”。通过精准靶点和精准剂量的综合运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他提出,“精准医学计划”是个体化医学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终极目标,各界尤其是科学界的冷静和坚守才能使之健康发展。

 

    讲座中,院士们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现场不时想起阵阵的掌声与欢笑,给成都大学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政、余丽)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