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九院士把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来源:办公厅《院士通讯》编辑部   发表时间:2017-06-15

【 字号   】

    4月26日,时值第17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武汉市组织召开了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院士恳谈会,邬贺铨、丁烈云、刘经南、谭建荣、宋宝安、陈孝平、赵进东、邓子新、余少华等9位院士出席。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武汉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和产业专利布局把脉问诊、出谋献策。

 

    市长万勇与出席会议的院士座谈。副市长刘英姿、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参加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姜铁兵主持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协湖北中心、市科技局、市科协、湖北(武汉)院士中心及相关部门和三大产业领军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武汉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从武汉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的基础和优势、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武汉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以及聚焦实施的五大重点工程。

 

    武汉市“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培育并发展三大产业(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重大战略性新型技术”,这三大产业是武汉面向未来的产业,也是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产业,需要知识产权的引领、支撑和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专家汇报了武汉市三大产业专利分析成果,分析了三大产业宏观的专利申请态势、以及细分技术方向上武汉专利的质量、专利维持水平,并提出潜在风险。

 

    以集成电路为例,专家指出,三维NAND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非常值得关注。目前,全球的NAND厂商正在经历2D到3D的研发生产,全球在这个方面的市场大概有300亿美金,目前已经被美日韩优势企业所垄断,专利申请方面,全球涉及该产业有5000多件专利,美日韩优势企业垄断了其中的80%,三星的NAND存储器专利申请量1600件,但作为国内目前发展NAND的唯一主体武汉新芯公司,在三维NAND专利申请中只有14件。研究发现,美日韩企业基本上目前已经完成了对于芯片制造关键技术节点的布局,未来国内制造三维NAND避不开这些关键技术节点,很有可能存在侵权风险。

 

    针对目前武汉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三大产业分析报告内容,9位院士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邬贺铨:

 

    要让知识产权尽快转换成生产力。邬贺铨指出,武汉科教资源丰富,建议建立一种机制,促进高校的专利技术和专利成果向企业转移,除帮助企业和对口高校签专利的合作协议,也可让企业提出专利需求,围绕企业生产开发过程中的难题为导向,高校老师针对性开展研发,企业参与开发,掌握其间的关键技术,使专利更适应企业的需要,更易落地。

 

    邬贺铨建议政府建立第三方专利评估机构,分析专利产业化的能力、以及转让的合理价值,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专利转化;扶持成立第三方的专利持有机构,规范专利管理与转让;建立专利分析预警机构,定期向企业提供专利布局建议和专利预警分析。

 

    专利布局非常重要。专利发展有其规律性,华为在企业发展之初,就是通过积极实施专利布局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令对手不敢轻视,其后不断发展核心专利。邬贺铨说,一件核心专利胜过成百上千件普通专利,核心专利既是生产产品时无法回避的关键技术,也是与竞争对手打专利官司时的有力武器。邬贺铨介绍,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很多授权维持年限长达20年,国内的发明专利很多只有五六年,过短的授权维持年限使得我们每年增长很多专利但是保有量并不高。

 

    丁烈云:

 

    要高度重视原创研发。知识产权不是孤立的,而是创新链上的一个链条,知识产权强市是在整个链条上进行思考和布局,对最前端原创或者说基础研发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形成良好专利布局。要高度重视专利申请。三大产业专利分析报告清晰明了,准确全面的分析了目前三大产业全球专利状况,为我们的研发和专利申请指明了方向,必须密切围绕重点布局专利申请。要高度重视专利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就要让企业与高校深入融合,丁烈云建议,应该搭建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广东、江浙一带采取的是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办在企业的家门口,或者政府搭建一个平台成立工业研究院,给予一定优惠条件,放在企业家门口,让企业低成本与高校联接,发挥好科技对企业的牵引力。

 

    刘经南:

 

    知识产权教育从娃娃抓起。知识产权是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的长远工作,知识产权教育要从小孩子做起。“我走访了国内很多的中小学,发明创新的劲头不足,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刘经南说,科教一定要结合起来,促进武汉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一定要从小学做起,使得这种创新文化从小就浸染每一个小孩子的心灵。

 

    实施基础专利突围战略。武汉市创建知识产权强市选择的几个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很好,一定要突出高附加值,知识产权要体现国家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要占领高端,要对高附加值产业进行细分,找出我们的弱势、弱点,然后针对性地来实行专利突围战略。以北斗领域为例,美国、俄罗斯、欧盟实施专利布局策略,在很多方面就占据先机,我们要突破必须下很大的气力,甚至要花钱去买。要高度重视标准工作。要进入国际大家庭,标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武汉大学正在围绕这方面做好工作,并在标准与专利融合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要高度重视招才引智,并充分发挥专利工作重要作用。引进一个人才将会带动一个产业,人才带来专利将会引领一个新兴市场,目前我们和武汉公安系统合作的一个重大项目就印证了这一点。

 

    谭建荣:

 

    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专利大国,但我们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多,存在追求数量,质量不够的问题。据统计,在汽车领域的发明专利中,最多是雨刮器专利,而与汽车三大核心技术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相关的专利还很少。当前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抓好根本。要掌握核心技术要从基础研究开始,武汉有很多高校,基础研究做的很好,这是武汉的优势,武汉市抓专利要从最基础的抓。

 

    要重视专利转化机制建设!谭建荣还认为,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构建科技平台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并与政策配套起来,构建一个真正宽松的科研环境。

 

    宋宝安:

 

    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宋宝安说,知识产权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性的工作,它是产业服务。然而多年来,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够强。企业人才要加强与高校联动和协同创新,武汉审协中心是一支非常专业的高端人才队伍,武汉要将企业、高校、专利队伍三支人才队伍统筹在一起,对核心专利和核心高价值专利积极运营,发挥其引领和支撑作用。

 

    要积极开放合作!要充分利用武汉自贸区建设机遇,对接国际研发机构和部门,有效提升国际研发服务效率,为武汉三大产业发展服务。要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宋宝安建议,大力扶持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他说,武汉生物健康产业有很好的人才优势,要进一步利用政策扶持,从基础到产品一起来推动专利工作。知识产权是一个长期基础性的工作,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做好知识产权强市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孝平:

 

    要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将专利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武汉的生物医学专利特别少,转化的不多,这与武汉医疗资源的丰富不相匹配。2000年到现在,17年同济医院申请的专利只有110项,其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导向问题,现在评职称、评奖项靠的是论文!没有论文就上不了职称,大家拼命的想方设法搞论文,这就带来一个负面影响,这个是被国外公示的,如果把申请专利机制和晋升职称挂钩,这样年轻人就有想法做这件事了,专利多了,知识产权就在我们手上,所以从学校角度来讲,我想是完全可以做的,关键是政策制定问题。要加强专利转化服务!当前专利得不到转化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专利技术自身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找不到转化的门路。建议可成立专门机构帮助专利转化。

 

    企业主动跟医院联系、合作,应该会有很多新的发明,陈孝平说,比如医疗器械方面,如果和医生联合攻关,大家可以碰撞出火花,想出一个新的思路,很快就能实现新的产品、新的专利。

 

    赵进东:

 

    知识产权需要人才、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过程,赵进东说,武汉市产生的科技人不少,但武汉市在主动吸引人才的力度和效果还不够。赵进东认为,更重要的是概念上有所突破的专利,这种专利的生命力更强,拉动产能力量更巨大,这离不开原始创新。他以生物领域为例说明,整个武汉地区在干细胞、在精密制造研究上落后于周边省份,这都是今后最热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邓子新:

 

    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新路径,实施专利战略!邓子新指出,直面全球严酷竞争,武汉必须另辟蹊径,创新突破!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成功发展经验表明,坚持个性化发展非常关键。目前我们提出智能生物制造概念,在这一点上可以深入推进,提议搞一个智能生物制造,别具一格地打造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就要抓专利质量。在专利申请上,要从原来的离散、自由的行为变为有序、有机、目标明确的战略性布局,集聚式发展。在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里,我们要有独树一帜的产业格局,比如光谷生物城,这就是生物产业非常成功的例子。

 

    余少华:

 

    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与标准结合,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余少华指出,知识产权不是独立的东西,必须跟产业、市场、高新技术密切挂钩,加大新兴产业布局的力度,要重视核心专利、基础专利、标准必要专利。余少华特别强调,知识产权要与国际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的结合,武汉要争取知识产权在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家性和国际性的组织当中的话语权。要加大新兴产业专利布局力度。余少华指出,新兴产业目前呈现出喷发式发展态势,是新经济的支撑。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必须加大专利布局力度,要组织专业能力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入做好这方面服务。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协湖北中心还与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针对院士团队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环节的技术支撑,以更好地发挥在鄂院士的作用,推进武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工作,打造武汉高水平国家科创中心。

 

    (记者:邓婉君、刘炼;通讯员:陶虹、张婷、黄菲菲)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