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谈全球战疫:中西医并重有助破解世界医疗卫生难题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0-04-29

[ 字号  ]

2020-04-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刘映)新冠肺炎大流行已构成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中国方案中应对疫情的宝贵经验之一。但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情况如何?如何推动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发挥更多作用?近日,新华网“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系列访谈连线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分析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存在问题及破解之道。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任重而道远,部分国家逐步认同和准入中医药

 

    新华网: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艰苦努力,为世界赢得了时间。然而,疫情仍在全球快速蔓延,您对此有哪些新的观察与思考?

 

    张伯礼:截至4月27日,全球确诊人数约300万人,死亡人数约20万人,形势非常严峻,且尚未看到任何出现拐点的迹象。我感同身受,非常担心和忧虑。对一些国家政府的防治策略表示震惊,对医务人员防护物资短缺表示同情,对一些国家民众对戴口罩的抵触情绪不解。有文化差异,国情不同,更有执政理念的根本区别。全球疫情在多国家、多点暴发,我国防控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境外输入性压力,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都还是疫情防控的隐患,切莫放松警惕。

 

    新华网:我国也把中医药经验积极推荐到国际社会,您在与国外专家分享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时发现了哪些问题?

 

    张伯礼:现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相关组织多次表示愿同有需求的国家开展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目前,已及时主动同WHO合作,分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把中国最新版本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第七版)翻译成英文、法文、葡萄牙文、日文、俄文、西文、匈文等多种语种,世中联、世针联、中华中医药学会等还通过远程视频进行了数十次的学术交流,主动跟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分享救治经验。同时,我国有关组织和机构已向伊朗、泰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中成药、饮片、针灸针等药品和器械。此外,还选派中医师赴外支援,并一直与境外相关单位、专家保持着密切联系。

 

    我和我的团队也一直在开展这方面的国际援助。3月26日,我通过世界中联组织的中医药参与全球抗疫支持行动向国际分享了“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国方案的亮点”,全程共计64个国家地区数十万参与者在线。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邀请,向中国留日侨胞和留学生开展中医药抗疫经验和新冠肺炎预防知识的分享。

 

    类似这样的国际中医药经验分享视频会目前我参与的有20多场,发现了一些问题,除了认同问题,更困难的是管理办法及政策设限。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目前国外医生和民众也开始关注中医药,泰国批准了连花清瘟胶囊作为药品注册,厄瓜多尔、科威特、土耳其、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即将完成注册。法国、美国等国家科研机构正在申请开展中药的临床观察,更多的国家希望联合开展基础研究。但是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重点在于中医药如何获得准入,这需要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本着以人民健康利益最大化的宗旨去做出努力。

 

    总之,由于文化和医疗准入、药物标准等差异,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持开放胸怀,愿意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我相信在广大群众推动下,大疫当前,会让更多的政府和组织重新认知中医药,逐步接受中医药。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左前)弯腰诊察新冠肺炎患者情况

 

    我们是中医药宗主国,有必要有能力引领国际标准制定

 

    新华网:经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考”,您希望中医在未来医学体系中的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推动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发挥更多作用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张伯礼: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再一次证明了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实数千年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护健康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从全球看也是个尚未解决好的共性难题。以此次疫情为例,公共卫生从宏观看关乎全人类生存,进步和平,经济社会发展;从狭义看考验各国卫生机制体制和救治水平。

 

    中医药虽然历史悠久,但其理念并不落后,历久弥新,学术长青,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养生保健、复方药物、非药物疗法等方面还代表着未来医学的方向。中医药在重大慢性疾病、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功能性疾病、退行性疾病、老年病等方向学术优势突出。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保健领域的国策,中西医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但不能互相取代。发挥两套医学优势为人民保健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保健制度的基础,也是我国人民的福祉。长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扶持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医药更是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但近几十年来,中医药一直受到一些机构和人员的忽视、边缘化,受到某些势力的排挤和打压,甚至诬蔑和抹黑。中西医并重并没有很好落实,中医被边缘化倾向严重,中医药发展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政策很好也很多,但难的是落地,这是关键,守正创新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是根本。真正中西医并重后,中国很可能走出一条解决世界医疗卫生难题的路子,也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中医走向国际,一看需求,二靠标准,一定是标准先行,而科技是基础,要练好内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这样走出去,中医就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中医药标准方面更加自信,我们是中医药宗主国,有必要有能力主动引领国际标准制定;支持以我国主导的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临床评价、针灸、中药方面的国际合作;按国际贸易惯例,将中医药纳入服务贸易谈判之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总会到来,中医药发展的春天也必将来到,中医药将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重要贡献,同时造福人类。

 

    原文:http://m.xinhuanet.com/health/2020-04/27/c_1125913520.htm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