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鼓励科技创新,要多给基础研究人员“松绑”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0-06-01

【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5-26 11:18:09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鼓励科技创新,要多给基础研究人员“松绑”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韩璐)“我国在许多科技领域创新效果不理想,原因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能给予基础研究人员的科技自由创新环境不够。”2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潘复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坦言。

 

图为潘复生。受访者供图

 

    作为重庆市科协主席的潘复生,一直关注国内科技人才的创新与发展。“我发现,现在国内很多有作为的科技人员想做东西很难,为什么?因为科研经费没有保障、每年任务考核无法保证。”潘复生反问:“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保障,谈什么创新呢?”

 

    潘复生说,目前中国有一些重大核心或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源头性、颠覆性创新技术极为短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体制性障碍依然是重要原因。”

 

    “源头性、颠覆性创新更多来自于基础研究。但实际工作中,源头创新环境限制性环节依然太多,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难以做到持久研究。这严重限制了源头创新思想的形成。”潘复生举例说,在现有体系下,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依然要花大量精力去申请经费、填写报表,“有不少人只有1/3时间搞教学科研,而且还要担心没有年年出成果,过不了考核关。出‘短、平、快、低’水平成果已成常态。”

 

    潘复生呼吁,自由的学术研究是新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的源头,应该给予充分保障。“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人才应当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提供免干扰的创新环境,让科技人员自由择题,潜心做科研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工作,要破除年年考核、年年申请经费的传统约束。”

 

    “现在我们天天讲科技要符合市场需求。但是我认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如果光凭这一点来做科技,永远不可能走到世界前列。”潘复生表示,科技不仅要服务产业,更要引领产业。

 

    “这两个概念不一样的。”潘复生说,科技服务产业是按照市场需求来的。但是科技引领产业,是通过新技术带领产业发展或者创造全新产业。“例如互联网技术出现的时候,谁都不知道现在会有这么大需求。”潘复生认为,让更多科研人员能够自由创新,是在为科技引领新产业做准备。

 

    潘复生说,在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公众科普的投入,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塑造创新理念,才会对创新源头的研究给予更多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培育才会有更深厚的土壤。”(完)

 

    原文: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9194938&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