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煦 来源:>>> 2008.12.18
因为没有自己提出的标准,中国在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动通信产业上付出了沉重代价。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基本被欧美通信巨头把持,通信网络建设几千亿人民币的投入中绝大部分被外商赚走。
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熄灭。在“鸟巢”场外值勤的奥运志愿者,近在咫尺却无法看到闭幕式的盛况,他们习惯性地拿出TD手机收看起了电视直播,此前16天里“擦肩而过”的那些赛事,他们也都是通过TD手机了解到的。奥运快讯、奥运视频点播、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手机对讲……TD让科技奥运伴随着每个奥运志愿者度过了难忘的16天。
2008年8月28日,上海。磁悬浮列车遽然加速,疾驰而出,在时速达到431公里/小时的时候,视频电话通了。电话的一端是在列车上采访的记者,另一端是大唐电信集团的工程师,TD-SCDMA通话和视频流畅自如。
这两个片段的背后,是改写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进程的伟大突破……
截稿前提交方案
时间上溯到1998年。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大唐电信集团一幢白色小楼里,有一群人正在酝酿事后被证明是改写中国电信史的一次大动作。
因为没有自己提出的标准,中国在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动通信产业上付出了沉重代价。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基本被欧美通信巨头把持,通信网络建设几千亿人民币的投入中绝大部分被外商赚走。
如果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竞争上,中国民族通信业不在标准上超前,1G和2G的被动局面将会再现。
1997年年底,国际电信联盟(I鄄TU)向全世界宣布:3G标准提案的截止日是1998年6月30日。对于早已经涉足3G的欧美通信巨头来说,角逐3G市场志在必得。而对中国相关部门和大多数厂商来说,这仍将习惯性地被认作是一次缺席的赛事。
大唐电信集团不甘心弃权,为之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最终研发提出了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案。1998年初,原信息产业部确定TD-SCDMA成为我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并支持其成为第3代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参与ITU角逐。此时,距离6月30日的标准方案提交截止日只剩下3个月时间。
时间相当紧迫,大唐人为此开展了艰苦卓绝、可说在国内前无古人的标准起草工作。直到6月29日下午,时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的吴基传才在这份名为“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建议”的文件上签名。6月30日下午,在截稿前的几个小时,大唐将这份代表中国3G方案的标准发送到国际电联。
TD一路突围
各国一共向ITU提出了15个技术方案。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ITU相继又召开了几次会议,对各种标准提案进行了筛选和技术研讨,大唐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一路突围而来,个中艰辛一言难尽。
面对外国通信巨头“把中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扼杀在摇篮之中”的企图,中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明确表示:如果中国标准不被采用,中国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支持自己的标准,仍然要采纳运用TD-SCDMA!中国政府的坚决支持改变了国外公司的态度。2000年5月5日在土耳其举行的ITU全会上,投票表决结果揭晓:由中国大唐电信集团提出的TDD模式的TD—SCDMA系统,被采纳为国际3G标准之一,与欧洲提出的WCDMA和美国提出的CDMA2000同列三大标准之一。至此,中国真正拥有了第一个电信国际标准!
掌声响起了,整个会场沸腾了。远隔万里的北京学院路40号也沸腾了!一位华裔美国代表团成员紧紧握住大唐代表的手说:“中国终于有一家公司可以拿着口袋向全世界收知识产权费用了!”国际标准的确立,意味着中国人在一直是由外国人制订游戏规则的全球电信市场上第一次有了话语权,这是中国信息产业历史上的第一次!
将产业化进行到底
TD-SCDMA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只是TD发展之路的第一步。大唐电信集团深知,标准不实现产业化,就只是空中楼阁上的一纸空文,民族通信业的崛起还远未成功。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大唐电信集团开始着力将其推向产业化和商用化的道路。2001年,TD-SCDMA标准被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接纳,成为被全球运营商和制造商认可的标准。
2002年,大唐电信集团集中优势资产成立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全力进军TD产业。同年,我国发布了3G频率规划,为TDD方式(时分双工方式)共计规划了155MHz频率。3G频率规划的出台为TD-SCDMA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充足的频率资源,也是我国政府为支持TD产业发展所释放的积极信号,意义重大。
加快推进TD-SCDMA的研发和产业化,就一定要建立能够推动和保障TD-SCDMA发展的有效机制。2002年10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大唐电信集团联合8家中国通信企业发起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TD-SCDMA产业联盟在TD-SCDMA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曾对此做出重要批示:“企业自愿发起组成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TD-SCD鄄MA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化进程的做法,我赞成。如获突破,将标志我国从模仿型技术进入拥有自主技术和标准的大跨越,希望能见到这一突破和跨越。”
此后的两三年,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启动了TD专项测试工作和TD规模网络技术应用实验,以实现商用为目标全面推动和检验TD的研发和产业化成果。通过这些一环紧扣一环的试验和测试,推动了TD-SCDMA研发、产业化的成熟,也带动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增强了我国信息产业总体竞争力。
2007年,大唐移动成功推出商用版本的TD-SCDMA全系列产品和全覆盖解决方案。然而,独木难成林,为了推动TD产业链的发展壮大,作为TD核心技术拥有者和行业领军者的大唐不求独善其身,先后与海内外数十个企业签署TD合作协议,带领产业链上企业携手共进。
各方的不懈努力,TD终于迎来了试商用的历史时刻。2008年,世界最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10个城市正式放号。北京奥运会上这些城市的TD消费者已经体验到TD-SCDMA实验网的优质服务。TD-SCDMA经历了奥运大考的检阅。
■延伸阅读
TD商用时间表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韩国SK电讯访问时向北京的大唐电信集团成功拨打首个TD-SCDMA国际视频通话,标志着TD已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2008年5月,韩国总统李明博莅临大唐电信集团参观了“中韩TD-SCDMA通信合作项目”。
同年11月,中国移动斥资百亿元在国内28个城市的TD二期设备招标结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