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钟南山: 社会要为青年人树立榜样

来源:新华网-公益   发表时间:2012-05-10

【 字号   】

 

 

  青年人要有追求,要经历磨练和挫折,锻炼自己的“抗挫力”。青年人的追求不应该是钱权关系。——钟南山
 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先进人物钟南山
 主持人: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圆梦计划·北大100”学员、新生代产业工人唐文军  广州高校媒体联盟成员、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周世玲
 缘起
 他是一名医生,几十年来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他是一名战士,曾坚持作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已过古稀之年,他仍没有淡出公众视野,在医疗改革、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他的声音从未停止。他是钟南山。
 2010年广州亚运会,钟南山院士作为亚运火炬手参与了火炬传递。他说志愿精神在于行动。对今天的青年来说,行动意味着创造。那么创造又需要怎样的品质,青年一代追求的社会价值应该如何体现?
 说创新
 “年轻人要锻炼‘抗挫力’”
 南方日报:今年是建团90周年,现在我们的前辈、领导一提到青年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青年要善于创新。您在科研领域有很多创新,您认为如何才能让年轻人更好地创新创造?
 钟南山:说到年轻人,我认为当今有些年轻人缺少两样品质。一个是追求。现在我们特别需要有追求的人,有追求的人会在社会上、经济上作奉献。虽然现在不是革命年代,牺牲奉献谈得少了,但都很需要。
 另一个是缺乏动力,缺乏对创新的正确认识。现在不仅仅是青年,包括在科学院、在科学界的追求现在很多都有所变味了,更多注重发表文章,而不是它的作用,这种心态是很不好。
 对于年轻人来说怎么样能在创造方面有所突破。可以通过对比,我所说的对比是正反对比。当年我当过工人、当过农民,接触这类型的生活,很了解其中艰辛,有这种鲜明对比,会很激发人。后来我回到学习的环境,学习特别努力,誓把以前浪费的时光补回来。另外,对比国外,看看他们的先进技术、他们的为国奉献。总之,就是两个方面,对比国内现状、国外技术。有了强烈对比,会给人动力。
 另外,人要经历很多失败才能达到成功,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创新来说,百分之九十都是失败的。青年人要经历磨练和挫折,锻炼自己的“抗挫力”。
 寄语青年
 “青年人要有信仰,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唐文军:您当年当过工人,我就是一名工人代表,去年报名“圆梦计划”,现在可以读北京大学进修,算是比较幸运了,但其实大部分新生代产业工人没有这么幸运。对于他们,您有何建议?
 钟南山:不一定读大学才出人头地,关键是动力,是环境,正所谓花盆里种不出大树,环境非常重要。那个年代,很多像王进喜等人,都是时代的英雄,但都没读过大学。我当时读了3年半北京医学院没有读完,后来到广医一附院来,当时医院又小又破,但我还是留下来,40年过去了,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现在成了三甲医院,在行业里是比较难能可贵的。
 我最欣赏的还是从基层做起,出人头地的那种。现在有些人升迁进步靠关系,靠公关。这种风气害了相当一部分有才气的人,让他们觉得唯有走拉关系这条路,才能往上走。年轻人既要熬出头,又要处理好这种裙带关系。
 南方日报:您的观点是说青年人要熬得住,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另外一方面,很现实地说,裙带关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坏。这对某个具体岗位的青年人来说,是存在矛盾心理的。
 钟南山:当然是有矛盾的,我们的社会充满很多不公平。对年轻人来说,要关注社会现状。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存在败坏之处,比如官僚腐败、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最近我参加一个国际性的会议,一个日本同事谈起中国毒胶囊事件,他说这在日本是想都不敢想的。
 青年人还要有信仰,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希望青年人能够站出来,指出社会存在的问题。另外,我们不能只对青年人提要求,社会首先要树立起榜样,青年才能模仿。
 花盆里的种子 长不成大树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特别的采访。
 采访之前,钟南山院士身边的医生说,院士很忙,约了3次他才接受采访。接受的原因,当然是这组报道的主题是同青年对话。
 采访的时间定在早上8时30分。已过古稀之年的钟南山,依旧保持耿直锐利的言语风格,回答提问时不苟言笑。正如他的名字,给人留下坚实沉稳、冷峻深邃的印象。他抨击时下很多科研人员的追求仅仅在于学术文章的发表,而自己在现在的位置上虽然可以得到很高的地位和荣誉,但这不是他的追求。“能为病人多解答一些问题,对我来说才是最享受的事。”
 谈到对青年人的引导,他直言不能只把要求加在青年身上,整个社会都要担当责任。花盆里的种子不会长成大树,只有到森林里去,在有营养的环境里,用实践磨练自己,才能成才。
 采访结束后,钟院士按计划继续出诊。这让我们平添了一份敬意,在他的状态里看不出步伐的停止。他说他受同样从医的父亲影响很深,“我父亲不爱说话”,他这样回忆,“但他告诉我,人这一辈子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就算没白活。”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