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周立伟:曹冲为何没能成为阿基米德?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1-15

【 字号   】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3-01-10

 

    案例解析

 

    我们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三国时代,我国南方进贡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问大臣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个大象的重量称出来?大臣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这时,曹操9岁的儿子曹冲建议,把象引到一只大船上,在船体上刻下吃水深浅的记号,再把大象换成石块,也使船沉到同一个吃水线上,只要称一下石块的重量就是大象的体重了。

 

    这件事说明曹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第一,他有联想的才能,具备举一反三能力;第二,他有抽象的才能,直觉能力很强。遗憾的是,我们的先人并没有总结或进一步论述这一件事的记录。

 

    类似的有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希伦国王要工匠做一顶金王冠。王冠做好了,国王却疑心工匠偷梁换柱,用其他金属来代替黄金。于是他就找了阿基米德来辨别。阿基米德苦苦思索,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有一天洗澡时,阿基米德注意到身子越往下浸,溢出的水越多,感觉也就越轻。他突然受到了启发:如果将王冠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体积正好等于王冠的体积,然后将王冠的重量除以溢出水的重量,就可算出王冠的比重,再与纯金的比重相比较,不就可以检验王冠是否为纯金了吗?

 

    就这样,阿基米德不但找到了辨别金王冠中是否掺入了其他金属的方法,而且在他的著作《论浮体》中进一步总结了液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后人称为阿基米德定律:“任何固态物体浸入流体中失去的重量,等于它排开流体的重量”。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两位先人都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把疑难问题解决了,但后者并不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是由“现象”(物体浸入水中水溢出的现象)到提出“假说”(重量相同、比重不同的金属溢出的水是不同的),解决了实际问题,再进入验证期,将现象升华、归纳为“原理”(后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原理,而是“定理”“定律”)。

 

    对“曹冲称象”,我们的先人没有像阿基米德那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只是停留在某一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阿基米德不但有联想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抽象能力,还具有理论升华能力。实际上,前三个能力我们的小曹冲也有,但我们的先人在“曹冲称象”这件事上以及众多的技术发明上,都表现为停留在直接经验或顿悟上。

 

    其实,“曹冲称象”乃是今人总结的共轭控制方法的先祖。我们知道,直接称出大象是人们办不到的事,但一块块石头的重量却是可以称出来的。曹冲用大船的沉浮先把象的重量变换成石头的重量,我们把这一步变换过程用L表示,再称出石头的重量,这一步用A表示。最后又将石头的重量变换成大象的重量。这一步跟L交换恰好相反,我们用L-1表示。三步连起来可以写成L-1AL,它表示先实行L,再实行A,最后实行L-1.这样就把大象重量称出来了。

 

    现代数学上一般把L-1AL称作A过程的共轭过程。我们将L-1AL称为与A共轭的控制方法,它通过L变换和L-1变换,把我们原来不能控制的事变为我们可以控制的A过程去完成。A的控制范围在施行了L和L-1变换后扩大了。这个方法在化学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两种固体粉末是很难混匀的,但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把固体混匀:L——将固体溶于某种液体,A——控制液体混匀的方法,L-1——L的反变换,将溶液蒸干。这样,经过L-1AL过程就使混合液体的方法扩大了控制范围,用到混匀固体上。

 

    事实上,“曹冲称象”以及许多发明背后的科学规律,只是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后,科学家相继揭示出自然界许多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对自然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才总结出来的。由“曹冲称象”抽象出来的共轭控制方法,也是经历了2000多年才总结出来。我们不能苛求于我们的先人。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