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3-05-21
外科手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风险的操作。这种风险来源于外科医师无法绝对准确地把握手术可能带来的预期效果以及并发症。
肝癌是病死率很高的常见恶性肿瘤。因其具有肝内播散和向肝外转移的倾向,且多合并肝实质病变和肝功能损害,使得肝癌的治疗尤为复杂。半个世纪以来,一系列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地应用于肝癌治疗,其中只有外科手术被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治愈性手段。但肝癌肝切除手术却风险很高:切除肝脏过多,可能导致病人术后肝功能衰竭;切除肝脏太少,又可能残留微小肿瘤,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如何在手术疗效和风险之间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是肝切除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既往肝癌外科治疗中的肝部分切除,受制于理论认识的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总体上是以粗放而欠精确的方式应用于临床。而最近20年,肝癌手术治疗悄然向着以科学证据和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精准肝脏外科模式转变。
进入以精准为特征的新时代
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而言,精准外科主要体现出三层的含义:精确病情评估,循证外科决策和准确手术干预。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教授黄志强提出,随着对肝脏解剖及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对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及复发转移机制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当前肝癌治疗模式应是以外科治疗为主体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而以准确判断、精细计划、最小创伤、寻求最佳效果为目标的精准肝脏外科治疗,理应成为21世纪肝脏外科治疗的主流模式。
传统肝胆外科中经验主导下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复杂肝胆疾病的外科治疗存在相当的盲目性,严重制约肝胆外科水平向更高层次的突破。肝脏外科在经历直觉外科、经验外科等阶段,现已进入精准外科阶段。董家鸿介绍,肝脏外科正在经历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的洗礼,医学与生物学、物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深入融合,推动着肝脏外科进入一个以精准为特征的新时代。
精准肝脏外科作为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和技术体系,旨在通过精确病情评估、正确外科决策、精密手术规划、精工手术作业和精良围术期处理,追求以最小创伤侵袭和最大肝脏保护获取最佳康复效果的理想目标。精准肝切除手术可将手术并发症从30%降到10%,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可降到1.4%。
目前,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和技术已成功应用临床,不仅显著提升了肝胆外科疾患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显著拓展了复杂肝胆疾病的手术适应症,使大量过去依赖传统经验判断,认为无法治疗的病人获得治愈性手术机会。国际著名学术机构IASGO和EIT将“精准肝脏外科”列入全球肝胆外科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该理念同时迅速渗透到妇产科、小儿外科、介入科、神经外科等其他医学领域,推动着传统经验外科向现代精准外科范式的转变。
“精准”使病人获得最佳治疗
传统肝脏外科中对于外科手术的掌握,主要依赖于手术医师的个人经验甚至于个人喜好。但不同医师的个人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经验本身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有时甚至可能造成误判。这是造成肝切除尤其是大范围肝切除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外科医生克服经验的不确定性,取得手术疗效和风险之间的精确平衡提供了科学的手段。
黄志强以肝癌的治疗举例提出,征服肝癌的关键是准确地将肿瘤消除,并尽可能保留预留肝脏的功能体积,确保病人的快速康复及长期存活。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求外科医生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手段,对病情作出准确的判定。例如,三维成像、虚拟手术以及术中超声导航等措施进行精确的外科定位,设计个体化的治疗预案。
专家透露,目前,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医院联合国内多家肝脏外科中心,在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下,精准肝脏外科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创新性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