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路甬祥:打造中国版智慧城市要改变观念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11-19

【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记者:林风华 张庆源 时间:2013-11-13

 

 

    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

 

    要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城市建设贪大求全的观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立足国情、把握时代、统揽全局、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推进以知识化、信息化为基础,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的智慧城镇建设,对于创造就业,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也必将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建设智慧城市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必然趋势。城市是传承人类文明,培育凝聚人类智慧和创造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是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进化的产物,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知识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与城市管理服务等各领域。

 

    构建智慧发展环境,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使人们共创分享新的生存发展方式和更美好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和谐协调、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大趋势。

 

    就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体系等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

 

    《财经国家周刊》:建设智慧城市在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路甬祥:建设智慧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13亿人口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城镇化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国民收入仅及发达国家的1/5~1/9,列世界后位。

 

    建成经济繁荣、就业充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包容、平安宜居、生态环保、城乡协调、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需要理论、科技、制度、管理、文化创新的推动;需要科学民主、廉洁高效、依法管理,需要信息真实对称、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公平普惠的公共服务,需要智慧城镇建设引领带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城乡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共创分享,也要为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保留创造发展空间。

 

    《财经国家周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对于其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你觉得应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体系?

 

    路甬祥:我认为必须转变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城市源于市场和商业,兴于文化科学、民主法治。工业社会城市化的动力是工商金融、服务消费。以及相应的人口集聚。

 

    在提升产业与人口集中度,提高城市功能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贫困失业、违法犯罪、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差距扩大等挑战。今天,信息与大数据、知识与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和动力,成为城市创造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

 

    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人的平等权利、尊重劳动与创造已成为核心价值。全球绿色智能制造与服务兴起,无线宽带与数据库、云计算云服务等,成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能源结构的新变革、智能电网的新发展;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态环境友好的新追求;民主参与、依法维权意识的新提升;社会诚信、公平公正、平安和谐的新期盼;多彩文化、多元利益、多样需求的新发展;法律咨询、教育培训、健康医疗、育儿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新需求;人口结构、就业创业、经营方式的新变化;对公共管理科学民主、廉洁高效、公正法治的新要求等……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城市发展理念面临新的深刻转变。

 

    要充分认识知识文明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的期盼,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城市建设贪大求全的观念,把改善基础设施、公共管理与服务、提高人民就业和生活品质与城镇信息化、智能化紧密结合起来。要顺应和支持信息网络和可再生能源等引发的分布式、个性化、多样化、网络化的创新创业和服务模式的发展,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现代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应用。

 

    依靠开放自由、诚信有序、竞争合作、务实高效的知识与技术、管理与服务、文化与制度创新,引导支持城镇化的绿色智能、和谐协调、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你认为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路甬祥:我认为以人为本、共创分享应该成为根本目标。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在服务于人,不仅为生活在城镇的新老居民,也应为城乡人民提供更加多样、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机会,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安全健康、多样可分享的物质、文化、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人们创新创业、共创分享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也为子孙后代保护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尊重公民的生存权、自主权、发展权、创造权。

 

    依法保障每个人平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权利,公平分享公共资源、创新创造、就业创业的权利,民主表达、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城市公共管理的权利。努力消除可能存在的信息垄断、信息封锁、信息分割和信息鸿沟,依法保护个人、企业、公共和国家信息安全。

 

    智慧城市将使人人都有机会通过诚实劳动和智慧去创造和实现更美好的未来,共创分享美好的中国梦。依靠人的梦想与追求、诚实劳动、创新创业、共创分享更美好生活的有效需求,是城市发展永无止境、永不枯竭的动力。

 

    《财经国家周刊》;新兴技术风起云涌,各国都在力争引领新科技与产业革命的风气之先。你认为这些尖端技术将对我们建设智慧城市起到怎样的作用?

 

    路甬祥: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智慧城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突飞猛进、普及应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日新月异;能源、先进材料与制造、生物技术等创新与突破,不断激发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激发创新设计研发、创新制造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不断激发创造新的创业和就业形式,不断激发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公共管理服务方式,不断激发创新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断促进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世界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过渡的历史时期。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城镇化也正处在由快速规模扩张向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将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条件。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用科技、文化、管理和制度创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引领和带动“四化”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