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贺克斌:你我都是实现空气达标的一分子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6-03-30

【 字号   】

作者:贺克斌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3/15

 

    作者:贺克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2日 06版)

 

(人物素描:郭红松)

 

    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大气治理不见成效,这么多年的环保白干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空气问题已从原生污染物导致的一次污染为主逐渐转为现在的复合污染为主,在此过程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TSP(总悬浮颗粒物)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外,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了比较严重的酸雨污染,到2005年之后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当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比如目前突出的雾霾问题,还有一部分城市出现臭氧污染的问题,但要认识到,这是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特别要指出,国家在2013年出台“大气十条”后,空气质量的确得到了改善,PM2.5无论是年日均浓度还是重污染月的平均浓度都在下降。可以说,大气治理效果“初显”,但还未达到“明显”,冬季重污染还时有发生,我们要正视这个客观事实。

 

    解决大气污染,要抓住“排放”这个关键。减排有多种形式,包括长期改善空气质量的减排,比如落实“大气十条”,也包括红色预警、单双号限行等超常规手段的临时措施。但根本上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工业要转型升级,这需要时间和成本,调整过快过急会影响经济,进而不利于民生,过慢则老百姓等不起,所以一定要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找一个平衡点。我认为,从全国范围看,可能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才能逐渐打破“霾约束”和“碳约束”,在2030年左右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三五”要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认为这个目标可以实现。我最近参与“大气十条”中期评估,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重点区域近两年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超出预期,减排力度和速度很大,为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奠定了基础。另外,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治污科技储备,能够给“十三五”精准治污提供技术保障。我把治理大气污染比喻成“摘苹果”,那些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伸手就摘到了,接下来,需要我们“站在凳子上”,甚至是“站在梯子上”来摘到剩余的“苹果”。这就需要我们有进一步的科技支撑以及全社会同心同德的努力。

 

    最后要特别强调一点,我们往往重视生产端上的减排,这很必要,但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消费端的减排,因为你我都是实现这“80%”目标中的一分子。我们要树立起绿色生活方式,降低能源消耗,为生产端减排腾挪出更大的调整空间。(原标题:你我都是实现“80%”目标的一分子)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