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悼念罗沛霖院士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06-02

【 字号   】

2011年4月22日

 

    我和罗沛霖院士相识是在1980年我们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之后。1982年夏,学部在长春召开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大会,学部主任李薫同志提出要议论一下是否要成立“中国工程科学院”,因为那时中央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的地位应该提高。于是便指定吴仲华、张光斗、罗沛霖和师昌绪四位学部委员在友谊宾馆讨论了几天,我们虽然认为十分必要,但没得到中央的肯定性的答复,只在《光明日报》以我们四个人的名义发表一篇文章了事。1992年包括罗老和我在内的六位学部委员再次讨论成立中国工程院的问题,并由罗老起草报告上报中央,于当年得到批复。罗老为此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如两院的合作问题,工程院院士的资格与标准等。总之,中国工程院的成立自始至终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罗老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时代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他所从事的电子科学技术领域,如1988年出版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咨询报告》刊登了一篇<关于促进我国计算机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研究>文章,这是经过大量调研和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李鹏总理批示:“在‘八五’计划中适当采纳”,从而推动了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罗老不但对推动我国电子计算机、雷达、集成电路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对我国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也提出了独到见解,如发表在2002年出版的《技术科学发展与展望》(院士论技术科学)的一篇文章,他从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来论述我国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而不只是发表一些感想或建议。
    罗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由于他知识渊博,他的意见往往具有战略性。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