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一次鲜为人知的难忘会见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11-09

[ 字号  ]

2009年11月05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杜文甫



  噩耗传来著名科学家走了,这样一位举世著名科学家再次受到世界的关注。报纸、广播、网络有大量的回忆钱老对中国国防工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说钱老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钱老开创的运用系统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理论,在中国航天领域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行之有效。
  在谈论钱学森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利用这机会讲述一件鲜为人知的我亲身感受的真实故事。

  事情必须回到那混乱的文革期间。1968年10月—1969年2月,我有机会作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中关村分部科技人员与科学家朱洪元、谢家麟等一起参加核工业部基础学科规划调研工作,最后向二机部提出几项必须重视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其中有由我主笔起草的《关于建立空间核爆炸辐射效应模拟及反导机制研究》。在1969年8月15日国防科委的规划会议上,同意将此项目列入规划中。但在当时的混乱年代,虽然这项目列入规划,大多仍然只能保存在保密柜里,很难开展正常的科研工作。

  1969年10月13日这天,我得到所通知科委首长要接见我。我很高兴,立即与科学家朱洪元、所计划处长高启荣一起去友谊宾馆。当在一位秘书陪同下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我环视一下房间,是很普通的办公室,没沙发,办公桌位置上也没有首长,我看见只有一位身着草绿军装的长者正站在一个木椅子上,用毛巾擦玻璃窗。这时秘书说:钱主任,原子能所同志来啦。当这位擦玻璃窗的军人转过头来时,我心里一震,啊,是钱学森,这是要接见我的科委首长,我要见的是这样一位我所敬重的著名航天科学家——钱学森。他当时是国防科委副主任。

  随后二机部九院科研处也来了两位同志。当所计划处高启荣简单介绍我们后,钱学森很谦虚地说,我今天找你们是因为中央要我也管下核科学事务,你们知道我最熟悉的是导弹、航天。核子武器我是外行,要管,就首先要学习。钱老说,当前世界形势在变化,空间核子试验要逐渐停止,地下核子试验也会最后被禁止。你们提出利用强流大功率电子束进行空间核爆炸辐射效应模拟及反导机制研究课题很及时,很重要。这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的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必须要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研制和效应测试部门再次大力协同工作。为此请你们谈谈设想,我也请九院同志来参加讨论,也要听听设计单位意见。

  核子科学家朱洪元介绍方案中可以模拟5MT级核爆炸离开中心10公里范围对导弹弹体材料的X光破坏实验。我介绍如何实现在20平方厘米实验面积上,在不大于20ns时间内释放不小于1000焦耳/cm2的电子束辐照设想。

  经过这次讨论,最后钱学森总结说,这项目应该按照科委规划立即行动起来。会后,科委请各方面专家对方案正式论证一次,综合设计、使用部门意见决定一个实施方案加以执行。这项目很有价值,要抓紧抓实。

  由于这次钱学森副主任的亲自过问,核爆炸效应模拟工作立即快速启动。1970年7月30日,国防科委组织召开有各方面20多位专家参加的方案论证会,通过了建造4Mev,100kA,50ns强流电子加速器并先期在中关村建立1Mev模型加速器总体方案(后代号730工程)。由于得到钱学森的支持,使这项重大国防科技工程能在文化革命的年代被启动,虽然进展不如预期,我也因为去干校和转入高能加速器建造任务而离开这项工作。但通过建立1Mev模型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培养了人才,并将这项工作转移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继续下去,先后开发形成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这些设备在国防科研试验和高新技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了极强脉冲电子束的产生、传输、诊断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并在1999年这项工作开发中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士邱爱慈。

  今天我们怀念钱学森,要永远铭记他对中国国防科技做出的巨大贡献,要继承他热爱祖国的热情,要学习钱老在科学攀登上不断创新的精神。

  钱老一身多贡献

  不只导弹和航天

  系统工程是精髓

  远见卓明他最先

  我辈遵循他教导

  敢叫日月换新天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