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12
本报记者 黄明明
导演陈真是幸运的。1997年,因导演纪录片《周恩来》,他与钱学森曾有一面之缘。
后来陈真得知,钱老在退休后,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尤其是电视采访。而对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钱老有着特殊的感情,才得以破例。
由于钱老工作的特殊性,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有关他的影像资料极为缺乏。陈真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文革”前的所有影像资料加起来不超过五分钟,1997年那短短一小时电视采访,成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也是钱老生前唯一的一次电视采访。
这亦是陈真20多年的纪录片拍摄生涯中,第一部有首映仪式的影片。而这,正是源于大家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敬爱。
“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12月10日,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由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的大型人物传记电影《仰望星空》在京首映。这是在首映前,北京四中高一学生孙弋雯对记者“背诵”,也是她对钱老的第一印象,源自小学课文。
而对这部耗时5年拍摄的纪录片,是试图以“大爱”为线索,呈现出更为真实和完整的钱学森——不仅是科学家、爱国主义者,更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
当钱学森说到在研究“东风二号”导弹失败原因时,一个女工程师因为一夜没睡把脸都急歪了,他发出孩童般的笑声。当说到周恩来总理嘱咐他保重身体时,他眼里闪着泪光。
还有这样的一个镜头,明媚的阳光洒落在他狭小的家中,86岁的钱老戴着眼镜,笑容非常灿烂,如孩童般纯真,甚至还带有一点顽皮的狡黠。
在这些镜头里,陈真感受到的钱老,似乎不仅是科学家,更像一个感情丰满的普通人。
让陈真感到奇怪的是,周围所有的人都称钱学森为“钱老”,而他的儿子钱永刚,也称他为“钱老”,却不是“爸爸”。
“这正是钱老生活中很真实的一面。不同于普通的家庭生活,这是一种奇特的家庭关系,他们之间不像一般的父子,钱永刚对钱学森的尊敬大于敬爱。”陈真解释说。
和普通家庭相似的是,随着时光的推移,钱学森这一父亲角色有所转变。陈真对《科学时报》记者透露了一些被剪掉的片段。
钱永刚对陈真回忆,他年轻的时候很调皮,很害怕钱老回家,怕钱老会批评他说:“干嘛呢?怎么又在家里呆着,不去学习。”那会儿,一听说父亲要回来了,钱永刚常常偷溜。
长大以后,钱永刚有了自己的工作要做。钱老退休时,在家晚上经常念叨的是:“永刚去哪儿了?怎么还没有回来吃饭。”那以后,因怕父亲难过,钱永刚会尽量晚上在家里陪钱老吃饭。
对于孩子,钱老亦有遗憾。同他一起去美国留学的堂弟钱学榘留在了美国,子女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皆有不错的成就,堂侄钱永健是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而钱老的一双儿女在成长时,遇到“文化大革命”,很遗憾没能继承他的科学事业。
片方介绍资料中写道,如果说钱学森在科学事业上是最成功的,那么他最遗憾的就是家庭生活及家人情感的缺失。在妻子眼中,他是个“不太负责”的丈夫;在儿子钱永刚眼中,他有点“神神秘秘”;在秘书张可文眼中,他甚至有点“不近人情”……
正如片花展现的:“国为重,家为轻。”这一切源于他对科学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
“他所有的爱都给了国家、给了航天事业。”钱永刚说完这句话后,哭成了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