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传奇在于与国家命运同步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2-03-06

[ 字号  ]

 

影片《钱学森》自然有着主旋律电影的价值诉求,也有着向主流大片看齐的品质要求,更有着对影院观众的认同期待。有勇气将与新中国强国之梦休戚相关的传奇科学家钱学森搬上大银幕,面对当下追求共享、狂欢和虚拟文化的年轻观众,如何建立起一套有关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话语的叙述方式,成为这部具备史诗气质的传记片的关键。影片以现代工业国家的合法崛起为叙事基础,以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为叙事核心,以塑造浪漫传奇的时代偶像为表层叙事,通过“同心圆式”的叙事策略,将国家叙事、文艺诉求与大众消费相互杂糅,创造了主旋律影片的叙事策略。

 根据最近几年的成功主流大片的叙事经验,它们不是在当下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消解民族英雄的存在,而是对他们的命运和人物生成重新确立视角或表述方式。影片《钱学森》试图抛弃此前英模传记片的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叙事风格和伦理价值的固有模式,没有将一个高山仰止的世界级科学家凭空架起一个道德和责任的制高点,而是将他研发“两弹一星”的大事件放在了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考量,将他个人事业的蒙羞受阻与最终的价值实现不断进行前后对比,从而表述了一个科学救国的现代性民族英雄是怎样顺应时代,完成他的社会使命的。

 为此影片引入了邪恶与正义、压抑与奋争、牺牲与救赎的二元斗争的谍战片模式,将钱学森的个人命运分成并不均等的两个段落:美国期间和归国以后。影片处理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影调华丽鲜艳,但人物面部却光影斑驳,以表现有着上流社会优越物质生活的他内心却处于纠结、愤怒和无助中。占据更多篇幅的归国段落,虽然影调朴素,人物却常常处于更开阔的场景中。戈壁滩的土房子与豪华的美国别墅形成对比,抓空的花生米与杯觥交错的聚会对比,千人一面的灰布中山装与浪漫的西装礼帽对比,严厉批评听不懂课的美国学生与耐心辅导基础薄弱的中国科研人员进行对比,闪回的对比镜头帮助强化人物内心的转变和报国的决心,回应了他“只要能回到自己的祖国,哪怕只能让自己去种苹果,也回去种苹果”的坚定信念。

 美国的种族歧视和麦卡锡主义使钱学森失去了自由和人权,极大地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影片《我的祖国》和《新大陆》的配乐不断渲染着:只有在祖国的土地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和荣誉。美国对钱学森归国的阻挠与美国对“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诞生”的阻挠在叙事上取得了一致,国际背景下的这部传记人物的命运抉择也成为两个国家对科技人才的争夺。影片选取钱学森的航天事业进行集中表现,同时也将一个新生主权国家的崛起和强大顺理成章地表现出来。钱学森劝导他的同行进行核弹研制时说:我们自己没有这把剑,与有剑放在那儿不用是两码事。它传达的难道不正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和平宣言吗?这印证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要靠自己拥有核武器才能够争取到的”。科学报国就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民族的精英就是要担起国家的脊梁。影片找到了历史叙事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从而使主流价值观擎起一个表述的高度。

 影片在表现钱学森夫妇相濡以沫的世纪爱情上,还略显虎头蛇尾。尽管这样,影片结尾安排钱老向夫人蒋英表露歉意,蒋英巧妙的回答仍回应并提升了影片主题:个人命运的选择攸关家国命运。张贤亮曾经说过:“个人传奇在于与国家命运同步”。它恰好地总结了《钱学森》在主流传记片上的叙事尝试,值得继续努力。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