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首页
邮件系统
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English Version
工程院机构
院士队伍
战略咨询
学术活动
科技合作
人才培养
对外交流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潘家铮:春梦秋云 水电人生
来源:
新华网-新华科技
发表时间:
2012-06-21
【 字号
小
中
大
】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题:春梦秋云 水电人生——记两院院士、第九届光华奖“成就奖”获得者潘家铮
13日,京西宾馆。潘家铮没能到颁奖现场亲手捧回属于他的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此刻,85岁的潘老正与病魔殊死斗争。两院的众多老友在心底祝福他——一位在超过一甲子的岁月里,把自己全部的忠诚、智慧、汗水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洒向利国利民的水利水电事业的老人——平安。
三峡之子
“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我将毫不犹豫地首先报名。我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永远铸在三峡大坝之中。”潘老曾无限深情地说。
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挑起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的重担后,潘老变得忙上加忙。设计审查、科学研究、科学管理、施工技术,工作起来没个白天黑夜。对他来说,时间就是电能,必须捏紧分分秒秒。
当时潘老已年逾古稀。但在现场质量检查中,他从不满足于听汇报,任何疑点都要亲自察看。那是一个严冬,已经数次察看过导流底孔的潘老,在检查完机组安装质量后,又执意要看一看2号导流底孔过流后的状况。
大家劝道:“不看了吧。其他专家仔细查过了。”潘老坚决不干,让司机调转车头直奔导流底孔。
导流底孔在三峡大坝120栈桥下方70米,需沿着垂直的梯子爬上来。潘老不要人搀扶,一级级往上攀。回到120栈桥上,大家这才发现摘下安全帽潘老早已大汗淋漓。
有次审查技术设计,一进宾馆大门,潘老便和专家们投入了紧张工作。服务员无不为之动容,连声说潘老是为三峡呕心沥血的最可爱的人。
作为世界级的巨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广受争议。对此,潘家铮“海纳百川”。
“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正是他们的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质量一期比一期好。”潘老说。
因三峡而扬名,但远不止三峡。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锦屏边有他设计的图纸;乌江渡、龚嘴、葛洲坝、凤滩边有他思忖的脚印;龙羊峡、东江、岩滩、二滩边有他的果断决策……
潘老以这种特殊方式把自己“铸”入了祖国的大江大河。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晚年的潘老任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关注能源产业,思考电网的发展创新,亲自参与研究与论证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技术。
“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电网,取决于国情。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能源分布不均衡。为了高效科学地解决输电问题,节约土地,减少投入,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必然选择。”潘老的判断掷地有声。
他曾用“螃蟹也得有人吃,为什么什么事非得外国做,然后我们再做?”回应那些“外国都搞不定,我们更没戏”的言论。他认为发展特高压对中国有必要,更有需要,且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一定能搞成。
事实证明,潘家铮的研判是正确的。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于2009年顺利投产,安全运行。
“这是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今后要开设两纵两横的主干线的建设。不需要太长时间,我国就将拥有全世界从未有过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潘老兴奋地说。
“我已年逾耄耋,病废住院,唯一挂心的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衷心期望、也坚决相信,在党的领导和国家支持下,电力工业将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在国际电力舞台处处有‘中国创造’‘中国引领’。”
2011年七一之际,潘老病榻上的一番话饱蘸老一辈科学家的赤字真情。
“不务正业”
“我称不上‘科幻作家’,顶多算个‘散兵游勇’。书能受到青睐,还是沾了‘院士’的光。院士写科幻,好比教授卖扒鸡,似乎‘不务正业’,不免引起人们的兴趣。”
《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初版8000册一个月售罄,紧急加印,并被授予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得知这一消息,潘老的话自谦又不乏诙谐。
1993年,潘家铮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科幻小说家金涛称赞道:终于有了一本中国科学家亲自动笔写的科幻小说。此后,他笔耕10多年,创作了81万字的《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
为何要写科幻作品?
我们在他的自传《春梦秋云录》中找到了答案。潘老自幼爱好文学。儿时遭遇战乱,被父亲藏在小屋里,不想他在满屋的书籍里寻到了快乐。“文学是我的初恋。”他说。
更重要的是,潘老希望这些作品可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应试教育对孩子们想象力扼杀得太多。”多年来,潘老不断呼吁科学家和文学家支持科幻事业,写出引人入胜的高水平科幻作品,让孩子读后扩展胸襟、增长知识、识别善恶、热爱科学。
潘老有战略科学家宽广的视野,有拓荒牛无悔的执着,有对下一代无限的关爱,也有江南才子诗人的情怀。
一首“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西电未输东。金沙宝藏开工日,公祭毋忘告逝翁”,是他春梦秋云水电人生的告白。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