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院士之路

来源:二局   发表时间:2012-08-28

【 字号   】

    摘自:CCTV10(大家) 时间:2012-06-03

    

    这是一条看似普通却又不平凡的道路,它的名字叫院士路,这也是中国第一条以院士为主题的道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江门市。在绿树的掩映下道路两侧30位江门籍院士的雕像是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风景。在中国的院士中,出生于广东江门或祖籍是江门的有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1949年当选的中央研究院院士3人。

    是什么让这座城市造就了如此众多的学术大家呢?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人文环境还是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这种现象肯定跟这个地区的环境是有关系的,这个土壤有关系的。”

    张国雄广东江门五邑大学教授,他对江门的五邑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总结这个地方人文的东西来讲,就是一种文化的融合。”

    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翼,管辖平江、江海、新会三个区。以及台山、开平、登平、鹤山4个县级市,又称江门五邑。大家栏目摄制组将通过镜头与院士访谈,探究江门五邑造就院士背后的文化渊源。

    院士路里排在前面的梁家一门三院士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雨、古建控制系统专家梁思远。他们的父亲便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清末维新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他是公认的神童,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5岁就成为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新星。他的成功固然有他天资聪明,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氛围促成了一位爱国思想家的诞生。在江门新会区梁启超故居里宜堂舒适,我们仿佛还能听到儿时朗朗的读书声。同样到了梁启超为人父时,也都秉承了良好的教育家风,十分注意梁家后代的教育培养,学贯中西。因而他们的儿女们个个成才,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是少有的。

    导弹控制专家 梁思礼:“他一生就是爱国,忧国忧民,怎么样让这个国家能够富强起来。”

    梁思礼院士是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1年高中毕业留学美国。1949年当他拿到博士学位后,便离开美国回国报效。

    导弹控制专家 梁思礼:“我回国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我离开美国恐怕是在1949年9月下旬,九月二十几号。在回来的轮船上听到10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以整个我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我们一定要爱国、要救国,要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再受别人欺负。”

    梁思礼院士是梁家教育的一个缩影。梁启超的爱国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梁家的九个子女。

    导弹控制专家 梁思礼:“我们所有的他的九个子女,也都受他影响,所以我们个个全都是爱国的,比如像我们九个人里面有七个是要么在国外读书,大姐是搞外交,大姐夫是领事,到国外,可是我们七个人后来通通回到祖国,来为祖国服务,完全受他的影响。”

    江门新会区的茶缸村,梁启超故居所在地,他坐落在美丽苍郁的凤山下,鱼塘水网、过往田畴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在梁启超童年的成长中,不仅享受到这块土地所赋予的风雨霖雨,更渲染着这里独特的传统文化。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桥乡的这个地方,五邑桥乡它在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结,就是南宋王朝最后在这个地方灭亡,国破家亡这样一种情结,在这个桥乡民众当中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地的乡村包括梁启超他的爷爷对他的教育,都要跟他们讲南宋王朝在这个地方灭亡的这样悲壮的一些故事。”

    公元1279年,末代王朝的南宋军队与元军在这里上演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元衙门海战。海战结束后宋军全军覆没,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秉投海自尽了,南宋灭亡。这段历史成为这片土地上后人永远的爱国激励。

    导弹控制专家 梁思礼:“我就说有点像滑铁卢一样,最后整个战败,陆秀夫背着宋少帝,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在那投的海自尽,所以整个从历史上来说,实际上文化在那点进入得很早,而且整个新会,那地方聚集了很多过去的大儒。”

    心血管病学家 陈灏珠:“宋朝皇帝最后是在崖门跳海死的。”

    心血管病专家陈灏珠院士祖籍也是江门新会,他1924年出生于香港,1943年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抗战时期经历过流亡大学历练的他一生履行自己救国救民的行医初衷。如今88岁的陈灏珠仍然会准时出现在上海中山医院的病房中,一丝不苟的查房并和学生分析病情,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是他一生坚持的行医准则,作为江门新会,他深知家乡的爱国传统。

    心血管病专家 陈灏珠:“很多南宋的遗民在那里,这个遗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遗留下来的遗,一个是移动的移动,我们的老祖宗就是从河南过来的,我们的族谱写的当年从河南就是南宋的时候,河南那时候往南迁移的,迁到广东。然后南宋失败了以后变成遗民了,遗留下来的民,所以爱国的情绪应该说是(很强的),我想很有关系。”

    在江门院士路其中一侧,最前面的一位,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陈垣先生的雕像,他曾是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垣先生1880年出生在新会塘下镇石头乡,与梁启超一样,是受这江南五邑、爱国传统的激励走出家乡。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我们看到这些院士身上,那种报国之心,在陈垣先生身上,很典型地表现出来,陈垣在这里读书了小学,梁启超也读过,然后他到了广州去读书,但是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家乡的崖门海战,南宋王朝灭亡,还有南宋王朝一些忠臣们,他们为了这个国家,所做出的一种牺牲的精神对他们的影响。尤其陈垣先生在抗战时期,在北京,不出来参加活动,他在家里面树的条幅,或者用励志的这些东西,就是崖门这个故事来激励自己。”

    虽然没有出生成长在家乡,梁思礼院士却从父亲那里传承着家乡传统的爱国情怀,20世纪80年代后,他也经常回到家乡,梁思礼希望他的父亲以及他自己人生经历中游离的强国意识,能够通过年轻人传递下去。

    导弹控制专家 梁思礼:“我的爱国思想,一个是从我父亲那遗传,家庭教育,另外一个学校教育,我是南开中学的,1935年,1936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天津南开中学就被日本人炸了。我虽然在那两年学习,可是它允公允能的校训,跟张伯苓一整套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对我的影响很大,而且南开是最爱国的,因为日本人恨它,给它炸掉,就是它是一直是救亡运动的领头羊,在天津。”

    抗日战争期间梁思礼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国家遭受的凌辱,这也更激发了他发奋读书一心报国的志向。

    导弹控制专家 梁思礼:“在天津的时候,后来就被日本人除了租界以外,原来中国的地方叫中国地,全给日本人占了。所以实际上我等于从1937年到1941年当了四年亡国奴,所以我就恨透了日本帝国主义,结果从小一个是受进步思想影响,一个是爱国,到了国外以后,我学理工,原来想工业救国。”

    1941年梁思礼离开家乡赴美留学,到美国两周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时局的剧变使梁思礼彻底失去了与母亲的联系,他靠着自己勤工俭学维持学业。在美国梁思礼主修无线电,以后又学自动控制,获得了硕士金博士学位,用他自己的话,美国巴林是他自力更生奋斗的的巴林人。

    导弹控制专家 梁思礼:“后来是受到,那时候实际上是党的外围组织了,北美基督教学生会,和留美科协,这林个全都是党的外围组织,那会儿就是宣传,整个要我们学成了回国,我参加了这两个组织,而且以身作则带头回国,建设新中国。”

    就在梁思礼院士在美国自力更生刻苦攻读的时候,也有一位江南籍青年在美国半工半读,攻读博士学位,他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微波之父的林为干院士。

    微波理论学家 林为干:“我在美国,是我提高最快的时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是中国微波理论的奠基人。他1919年出生于广东江南的台山县,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在昆明交通部工作的林为干考取了一年的公费赴美学习机会,一年结束后他立志要拿到博士学位,在回国报效,这时他优异的学习成绩让他在美继续深造得以实现。

    微波理论学家 林为干:“美国留学一年是中国的官费,那么下来呢,我就不回来了,同去的同学就劝我,你还回去吧,太冒险了,我说不怕,试试吧。我就半工半读,半工的部分两年当助教,三年当讲师。”

    林为干之子 林诒玉:“成绩很好你才能做TA(助教)吗?Teaching Assistant,给人家改作业,自己养自己,自己读书,先是在科罗拉多,后来才刀伯克利,读博士才到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年以来,都是(美国高校)前十名,有时候是第一名,有时候是第二名,特别它的电机系,经常排名第一的。”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系期间,林为干凭着全系第一名的成绩不仅免交学费,而且还担任讲师的工作的,他所攻读的微波理论专业也是当时的前沿学科。

    林为干之子 林诒玉:“当时就是说微波技术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都是最先进最顶级的。”

    林为干的博士生 徐跃杭:“很敏感很敏感的专业,特别是二战以后,这个专业发现军事方面,特别是雷达,通信这块,应用是非常非常广的。”

    1951年林为干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他的博士论文关于一枪多摩微波滤波器理论也引起了国际微博学界的关注。

    微波理论学家 林为干:“博士学位拿到没有,拿到评价怎么样,我的评价很高,我的博士论文在美国,登在《应用物理》杂志的第一页。”

    林为干的博士生 徐跃杭:“可以说这个成果就是到现在,也是非常令人惊叹和赞赏的,因为50多年后的今天,一个搞这个行业的人,如果能够在美国《应用物理》学报上,发表论文都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1951年3月林为干以完美的表现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此时他已经离家六载归心似箭。

    微波理论学家 林为干:“那的教授都想我留在那里,我说祖国派我来的我要回去,我就回来了。”

    林为干之子 林诒玉:“我们就不讲大道理,就讲老婆孩子都在国内,为什么不回来,以前我就经常听他这样讲,当然他是爱国的,他回国他是组织者,他们那一批他是领头的。”

    林为干深知自己所学专业敏感,只能暗自做归国的准备,白天他仍然在学校给学生上课,晚上他便到留学生中间鼓励大家回新中国做贡献,五个月后一批学生同他一起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微波理论学家 林为干:“我们十一个人回来的,十一个人回来在船上,在船甲板上有人检查我们。”

    当年林为干归国轮船行驶在公海即将到达香港时,没想到他们却被通知护照不对不能在香港登陆回国。

    微波理论学家 林为干:“都带的护照是国民党发的护照,回来已经是新中国了。”

    林为干之子 林诒玉:“英国当局阻挠他们回国,采取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登岸,他可以先在香港登上岸,本来就是回香港的轮船,登岸然后从香港(回国),好多他们后来走的人,都是从罗湖过来的,他们就不是,他们就不让他们上岸,就公海上等着,然后他们就组织起来,就向广东省发电报,他跟那个说SOS求救电报,然后广东省马上说,有回来怎么不会要呢,所以广东省就派船到那个船上去,接了他们就直接回来。”

    回到广东省后,林为干先后受聘于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担任教授职务,并担任了华南工学院电讯系第一任系主任,培养出新中国的第一批电讯人才,填补了我国微波技术的空白,1957年林为干调至成都电讯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曾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执教60余载,培养出60多名硕士,88名博士和9名博士后。

    林为干的博士生 徐跃杭:“他回国之后,他一直都觉得中国的对微波技术的教育非常的落后,不断地出一些专著,像《电磁场工程》,本专业的工程,而这些经典的教材就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参考,所以他当时的那些教材,的确培养了很大一批,特别是中国第一批微波技术人才。”

    改革开放后林为干开展了毫米波技术,和宽带光纤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科研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正是由于他在国内微波理论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香港中文大学在1993年邀请林为干做学术报告时,尊称他为中国微波之父。

    林为干自从少小求学离开家,很少再回到故乡,但家乡人没有忘记他,江门院士路上淋漓的雕像中,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开创者,但不论他们身处何地,家乡的土地所赋予他们的爱国情怀却贯穿着他们人生。

    在广东省江门市有一条院士路,道路两旁的雕像不是普通的城市雕塑,而是30位江门籍院士的雕像,在中国的院士中,出生于广东江门或祖籍是江门的有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1949年以前当选的中央研究院院士3人。为什么这座城市会出现如此众多的学术大家呢?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这种现象肯定跟这个地区的环境是有关系的,这个土壤有关系,这种土壤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概括就是侨乡。侨乡的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和一种文化环境以及它的一种积淀。”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大家》栏目摄制组将通过镜头与院士访谈探究江门五邑早就院士背后的文化渊源。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出洋对他们这个地方来讲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尤其到了1840年以后,五邑侨乡里面的台山,开平,新会,从当地的文献记载的话,当时就是父亲带着儿子,哥哥带着弟弟,这一家人带着另外一家邻居的人青壮年男子纷纷地出洋谋生。”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黄乃正:“有机会到外面去看,开眼界,这个很重要。”

    黄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有机化学家。他1950年出生于香港,1970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并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研究,作为江门台山人,他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也有深入的了解。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黄乃正:“家乡地方土地很差,都是到外面去走,我们叫卖猪仔,到美洲,也有好多到南洋到其它地方去,到美洲是帮助美国修铁路。”

    19世纪中期起,中国内忧外患,美国,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以及随着的北美太平洋铁路修建而急需劳动力的消息传来,在侨乡形成了奔向金山谋生的事故。五邑先侨在异国他乡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适应着文化习俗的差异,秉住了排华法规的歧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依靠自己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赚取血汗钱,努力实现使自己的家庭和家乡富裕的梦想。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这个侨乡的华侨主要去到美国和加拿大,他不主要到东南亚,那么我们看到当时美加或者美欧,这样一种文化代表了世界发展的一种经济文化教育最高的水平,其实我们所谓的侨乡也是中国乡村最早的跟世界先进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接轨的一个地区一个区域,还有我们的华侨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香港读书,和香港成长起来的,有一定的数量。”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陈新滋:“我讲台山话,所以一个语言的关系对家乡的感情比较深。”

    陈新滋,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的校长、有机化学家。他祖籍江门台山,1950年出生于台山,在香港读小学,中学,1979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化学教学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陈新滋:“我的专业是搞化学的,我专门做催化,催化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化学反应,他本来很慢的,可能要十年才能做完,我加了一个催化剂上去,它可能一分钟就做完了,催化就是催它来化,所以这个在工业上很重要。”

    2010年,陈新滋院士被推选为香港浸会大学校长,他也把自己的工作从科研转变为教育,作为江门邑华侨他对家乡的教育氛围也深有感受。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陈新滋:“五邑是个侨乡,所以那时候很穷的,因为土地不多,所以很多人就漂流到国外去了。到国外工作很用功,所以他们赚到钱都寄回来,寄回来有钱就很鼓励下一代多读书。”

    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一般来讲这些华侨回来,一般在外边打工的他们的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比较多的改善,所以他们的建筑有很大的变化,建了很多华侨的新村,尤其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这个时候的侨乡是最繁荣的时期,他们商业经济繁荣,村落的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很大的一种繁荣,同时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乡村在中国传统重教的基础上一种基础教育设施的完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叶大年:“到了我们老家,几乎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华侨捐献的匾额。”

    矿物学家叶大年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祖籍江门鹤山,他虽然出生于香港,工作在北京,但对家乡一直有所关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叶大年:“江门有一所大学叫五邑大学,这五邑大学里头几乎每栋楼都有是谁捐的钱,那墙上就写着有一个叫王陆佑的,他也捐了钱,这个王陆佑就是我姥爷他们那个村子里头的人,这样一种氛围呢是持之以恒的。”

    在江门新会区,我们至今能够看到20世纪20年代五邑华侨捐资修建的小学屏山小学,如今这里仍然是新会区的重点小学,这座将近90年的建筑依然完好的服务于当地的孩子,由此可见,当年五邑华侨对于家乡教育建设的一丝不苟。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在五邑侨乡当中侨的味道最淡的一个鹤山县,它这一个县里面的小学光小学就有60多家,台山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小学是一百多家。”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陈新滋:“那我们小时候在乡下,我太小了那时候就不记得了,但是我后来回去看,我们那边,我在汶村,汶村就有个文海书院,那边对教育也是非常地用功。”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小学的教育在这个侨乡是极其普及,基本上在家乡的孩子他们只要愿意读书,都能够进入小学教育。”

    今年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大半生从事抗癌药物的研究,他就出生在江门开平,并在江门读完小学,中学,另甄院士难忘的是即使处在抗战时期它的学校教育都没有中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甄永苏:“日本人那时占领了江门,我们在开并跟台山地区日本人没有占领,所以就是在边缘地区,我们那时候一听说日本人可能要来了,那就的逃难,就离开,就这样一个情况,跑到更小的地区跑到农村里面去,如果农村日本人来了,我们就跑到邻县里头去,所以我的小学阶段念了五个学校。”

    “始终没有中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甄永苏:“没有中断。”

    “走到哪您都能上到小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甄永苏:“对,比较多,那个时候小学是很多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江门五邑无论是县乡还是村镇最漂亮的建筑一般都是当地的学校,甄永苏院士之所以战乱逃难期间不辍学,正得益于这些密集覆盖的学校,而且当年甄永苏在开平所上的中学今年看,仍然风采依旧。风采中学当年甄院士在这里上过初中,这座华侨家族20世纪20年代兴建的家族祠堂式学校建筑,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现在来看,都堪称经典。

    江门台山县越华中学同样是五邑华侨20世纪20年代兴建的,甄永苏院士曾在这里上高中并考上中山大学医学院,并走上抗癌药物的研制道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甄永苏:“每个地方都有比较漂亮的学校,我念高中这个越华中学,那个校舍(20世纪)20年代盖的,30年代可能就已经办到初中了,现在还有,它都非常结实的,是钢筋水泥,现在来看都是很好的。”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这些华侨都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来捐资办学,这个在侨乡形成一种风气,那么除了小学以外,我们看到它的整个教育体系,非常地完善了,就是初中,初中也大量的出现,当初中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他们又感觉到还要进行高中教育,台山一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甄永苏:“台山叫县,县城的第一中学那很名的。”

    台山一中创立于1909年,如今的校舍主体建筑是旅居加拿大的台山侨胞,1926年捐资修建而成的。1936年,旅美台生华侨又捐赠建成了高中新校舍,其中包括图书馆、宿舍楼、喷水池等。校园依山而见,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物巍峨雄伟,中西合璧,它的建成,很快为当地的学生提供了当时国内一流的高中教育。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高中教育设置的时候,也就是在台山的乡亲,就感觉我们现在初中很多学生毕业以后,要到广州去读高中太困难,那么我们应该自己建高中,所以说就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美国乡亲的响应,他们觉得加拿大的乡亲在台山建了一中的初中部,那么这个高中部就应该由我们美国华侨来建,他们就集资建了高中,这种情况在开平也有,在新会也有,那么这个教育我们看到,从之小学、初中、高中,它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

    在广东江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图书馆众多,这里是位于江门新会区的景堂图书馆,这座图书馆由香港爱国侨胞冯平山先生创建于1925年,历经80余年风雨,它不仅承载着新会历史变迁的文化信心,而且已经成为本地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块精神栖息地,作为全国文明图书馆和全国一级图书馆景堂图书馆拥有报刊、外界、少年儿童、综合、电子等五个书库,藏书37万多册。这样的藏书量,对于一个县级图书馆来说,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离开学校以后,还有一个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当时在侨乡,华侨也都是比较注意构建,它的硬件和营造它的环境,那么我们看到在侨乡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华侨新建的村落,往往都要建一个阅报室,或者叫阅报社。在村头盖一间房,公共财产,然后这个房里面的报纸、杂志、有的是在当地订阅报纸,华侨捐资,还有就是海外华侨的社团,他们为家乡定期地订报纸寄回来,你别看到它是中国很底层的传统乡村,但实际上他们看到的跟海外的这种信息的接收,非常的便捷,不比我们当时城市里面差,这是村里面的。在镇里面,这些商业的镇里面,家族的图书馆建设,到县城里面,华侨回来建的公共图书馆在侨乡的各个地区,比如说开平、台山、新会、恩平、鹤山、都有这样的图书馆。”

    在江门开平县有个赤滩古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繁华的贸易重镇,潭江上商船密布,岸边山谷林立。在潭江边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图书馆,东侧的关族图书馆,和西侧的司徒氏图书馆。

    开平司徒氏图书馆馆长 司徒亮:“司徒氏图书馆它在1923年发起筹建,1925年落成剪彩,直到现在。”

    司徒亮先生是司徒氏图书馆的现任馆长,他从开平一中教师的岗位上退休后负责这座宗族图书馆的管理。这里不仅弘扬了先进的文化人文理念,也沟通着海内外宗亲的关系。

    开平司徒氏图书馆馆长 司徒亮:“当地的群众,当地的学生,经常来这里看书,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起着启蒙的作用。因为司徒人有一个传承的历史,教以人伦,那现在发展了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司徒氏的子弟都有一个志气,就是追求文化知识。”

    五邑大学教授 张国雄:“当时的图书馆的网络,一直覆盖到延伸到村里面的这些网络,在广东的乡村里面是最发达的,这样一种经济的基础、教育的完善和这种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在这个地区其实它形成了一个好学重教育的风气。”

    好学重教之风随着学校以及图书馆网络的覆盖而深入民心,不论移居海外的华侨,还是国外打拼的江门五邑人,都把对子女的教育看得很重。

    香港大学教授 张佑启:“他们很重视教育,我爸爸十几岁就从乡下出来,爷爷跑到南洋去,我是在这里出生的。”

    在香港出生的香港大学张佑启教授是计算力学土木工程学家,祖籍江门新会,他1958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1964年获得英国英国威尔斯大学博士学位,1982年获澳大利亚阿雷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他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说起家庭教育的严格,他至今记忆犹新。

    香港大学教授 张佑启:“我在小学的时候,一般考试是班的中间,回去就挨骂,爸爸就说你怎么考了20名,他不知道我们那个时候是战后了,那班上的同学有些比我们大四五岁。”

    1953年张佑启中学毕业时,曾以群港第6名的优异成绩获得政府6年奖学金,家庭的激励是后来的张佑启始终成绩遥遥领先,并一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原始动力。

    同样是香港出生的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院士,祖籍江门台山,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正是由于家庭中浓厚的教育氛围,她才得以完成学业,并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叶玉如:“因为我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其实我四个姐姐都是从事教育的,其实大姐,我读小学的时候,一年级的时候她是我的老师,我的大姐,可是她为了想帮助我们,她有机会进大学,她没有进,她情愿做老师来帮助弟妹,让我们可以有机会读大学,所以总的来讲,我们家是对教育很重视,而且他们也很支持我们从事我们自己喜欢的事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从小学到博士没交过一分钱学费。1983年她拿到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学位,并开始从事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信号传导等范畴的研究,1993年她放弃了国外研究机构的优厚待遇,回到香港,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由于叶玉如教授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将使人类最终治愈帕金森式症,老年痴呆症成为可能,因此她获得了素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2004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叶玉如:“因为现在在中国,得到这个病的会是几百万人,会是全球的四分之一,因为老年人的数目越来越多,我觉得我们现在再不去努力的话,真的是这个病会给社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如今身为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系主任和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叶玉如不但要做好基础科研,还兼顾相关药物的应用研究,对此她与她的研究生夜以继日地工作。但在她气氛轻松融洽的实验室里,她也把科学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人。

    江门院士路上,叶玉如的雕像如同她本人一样,始终面对着微笑,从她的微笑中,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科学的精神在这座城市的延续。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