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新华时评: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来源:办公厅信息中心   发表时间:2012-09-24

【 字号   】

    2012年09月23日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23日电(记者李清华、徐壮志)7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后3天,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交待自己手中事关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即使在无意识昏迷中,他念念不忘的仍是那些至关重要的文件……

 

    把生命的全部光与热献给祖国,直至最后一刻——这是一位军人,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最赤诚的奉献。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他52载与大漠戈壁为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先后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为铸就共和国的核盾牌作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5月,在得知自己身患胆管癌,来日无多之后,这位科学家拒绝了可能导致他再也无法坐到办公桌前的延长生命的手术方案,以顽强的意志,奏出了一曲令人震撼的生命绝唱。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起他坐在办公桌前的病躯?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位75岁的老人在辞别人世前仍如此步履匆忙?

 

    那是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他,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扎根那戈壁滩……”今天,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人们也许想不到,远在西北的罗布泊大漠之中,有一个以马兰命名的地方。在这个核试验基地里,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隐姓埋名,默默为打造我国的和平之盾而努力。

 

    林俊德,便是马兰人中的普通一员。

 

    众所周知,核试验是一门真正高精尖的科学,堪称国防科研皇冠上的明珠。在这个领域中,每前行一小步都异常艰难,更何况要在一穷二白中起步并追赶西方核大国。

 

    上世纪50年代初,面对西方大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了研制原子弹、发展我国核武器技术的战略决策。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从空爆、地爆到地下核试验……后起直追的中国核试验事业,在不动声色中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奉献。

 

    对包括林俊德在内的马兰人来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必须用一生来践行的真实行动——只有决心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奉献一切的人,才能把数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于大漠的生活看成是人生的一种幸福,才能视核试验的风险、科研攻关的艰难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才会把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当做值得付出毕生努力的目标……无论是52载投身核试验的漫长工作生涯还是生命最后3天的事业冲刺,支撑林俊德的,都是这样一种精神。

 

    这精神,就是“热爱祖国,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

 

    马兰,一种在有生命绝地之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

 

    小小的马兰,能在戈壁大漠绽放春天。林俊德是一位担负特殊任务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军人,一名普通的社会建设者,他身上所闪耀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中国人第一次入住太空中的“天宫”,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一个个奇迹般的突破和跨越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像林俊德一样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用汗水与牺牲,铺就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