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新闻) 时间:2012-09-24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他是一名共和国将军,在戈壁大漠工作了52年;他是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5岁就独挑大梁;他是一名核试验专家。曾参加过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他叫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
今年年初,林俊德院士承担的一个涉及我国尖端武器的试验项目进入关键阶段,在提交了两份技术报告后,医院查体发现他患了胆管癌,已确诊为晚期。
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为了能够继续工作而拒绝了手术。在办公桌前,78岁的林俊德院士在工作中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道路。
“5、4、3、2、1起爆……”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春雷,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任核试验总指挥的张爱萍将军根据林俊德项目组速报的数据,向周总理报告了这一喜讯。在指挥帐蓬里,张爱萍高兴地对物理学家程开甲和年仅26岁的林俊德说,"压力自记仪"立了大功,你们立了大功。
总装某基地原政治部副主任成泽辉:当时那种背景下,我们第一次核试验任务叫“争气弹”,一定要搞成。当时全国的知识分子在支持这个事业,包括林俊德院士这样,他研制的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是整个核试验测量里头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
冲击波是评价核武器爆炸威力与杀伤效能的重要指标,它的精确测算对于我国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中国核事业的第一代创业者,林俊德25岁时就被任命为首次核试验机械压力自记仪项目组组长,一年后,他研制的形似“罐头盒”的新式自记仪在首次核试验中初露锋芒。
总装某基地退休干部,原研究员杨妙秀:他就是工作狂似的,做冷冻试验,大冬天的爬到山上去,高温试验,戈壁滩上你想,地面温度就五十度,有时七十度,他搞了好多试验,工作确实没有休息一天。
在两次地下核试验中,都因测量点受到的干扰破坏没达到预期效果。林俊德一方面给大家打气,一方面全身心投入到改进测量方法和技术中去。经过艰苦攻关,林俊德的课题组先后建立10多种测量系统,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