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踏访林俊德院士人生足迹:一腔热血化春雨

来源:二局   发表时间:2012-10-09

【 字号   】

    来源:中国广播网(军事) 时间:2012-09-29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

 

    马兰,在常人眼中,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俯瞰中国版图,它不过是西北大漠戈壁深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点。

 

    对于林俊德院士来说,那是他永远的“家”——临终前,他用虚弱的话语再三叮嘱:“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马兰,这里见证了林俊德洒下的一腔热血;马兰,这里的人们为林俊德的离去洒下了太多的热泪。

 

    地点一:罗布泊•核试验场区

 

    “戈壁滩上寸草不生,却生长出了最顽强的信念”

 

    烈日当头,天空湛蓝,地上沙砾滚烫。

 

    打开车门,记者双脚站在了罗布泊中国核试验场区——这片让人崇敬的戈壁滩上。

 

    关于48年前横空出世的“东方巨响”,毛泽东曾说“这是决定命运的”。

 

    邓小平这样评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凝望远方地平线,记者思绪在沸腾。时间,空间,此刻不断在跳跃,在交错。

 

    关于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升腾时的辉煌瞬间,有一个经典画面广为人知——人们纷纷跳出战壕,将帽子抛在空中,相拥而庆。

 

    然而,更打动记者的,则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场景——当蘑菇云还在不断向上翻滚时,穿着防护服的科技人员,无所畏惧地向烟云开进,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

 

    在那些义无反顾的身影中,就有他——林俊德院士。

 

    回忆当时情景,他多年的同事说:“那种情况就是上战场,根本顾不上个人生死。”

 

    那时,林俊德担任首颗原子弹“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只有26岁。而他带领的,则是几张更为青春的脸庞。

 

    一战成名——林俊德和战友研制的压力自记仪,在首次核试验爆炸中准确测量到相关数据,立下大功。

 

    此时此刻,环顾这片戈壁滩,是无边的空旷、荒凉、寂静。

 

    遥想当年,这里军帐连营,呼号声此起彼伏,数万名中华儿女挥洒着滚烫的汗水。

 

    如今,大家肯定好奇:在当时缺技术、缺钱的情况下,他们那一代人靠什么创造奇迹?

 

    答案是:信念,为国自强不息的钢铁信念。

 

    “戈壁滩上寸草不生,却生长出了最顽强的信念。”林俊德昔日同事、年近七旬的曹述生老人回忆说:“当时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自己造出原子弹。”

 

    罗布泊之苦,不亲身经历无法想象。曹述生老人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当时,在戈壁滩上最大的享受就是能喝上马兰运来的淡水,一次看到兄弟单位水箱有淡水,馋得不行,半夜里悄悄灌了一小壶,这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当“小偷”。

 

    当年试验场区生活之艰苦,有张爱萍将军动情创作的一首歌曲《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为证:“任凭天云多变幻,哪怕风雹沙石扬,烈日明月伴营帐,饥餐沙砾饭,谈笑渴饮苦水浆……”

 

    48年后的今天,曹述生老人低声哼唱此曲,依旧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些年,林俊德就是怀着对国家的如磐信念,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戈壁滩上,在一次次爆炸声中创造着历史——他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经历了如此艰苦岁月的考验,林俊德才能在身患癌症时对医生坦然道:“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自己的事情……”

 

    面对死亡如此从容,医生也禁不住赞道:“他不仅是学富五车的院士,更是意志坚强的战士。”

 

    在解放军总医院看病,林俊德和自己多年的老上级、“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在病房相遇。

 

    这是一个让人怦然落泪的悲壮场面——

 

    当年,他们意气风发,战斗在大西北这片戈壁滩上,为中华崛起铸就大国核盾。

 

    如今,程开甲院士已94岁高龄,躺卧在病床上;林俊德院士已75岁,胆管癌晚期,站在那里都吃力地抖动。

 

    他们这短暂的会面,仿佛是一名战士向自己的指挥员报告:我将进行最后一次冲锋……

 

    谁能想到,一个多月后,林俊德院士真的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闻讯,程开甲院士用发颤的手悲痛地写下挽词:“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作为核试验战场上的一名“老兵”,他将生命的最终归宿选择在马兰,就是为了永远守望自己曾经驰骋的沙场。

 

    此刻,茫茫戈壁上,刻着红色“永久沾染区”的石碑格外醒目。伫立于此,记者不由深深鞠了一躬——这,是林俊德院士他们那一代人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

 

    面对采访,林院士的爱人黄建琴——曾经参加过9次核试验任务的“核大姐”言辞恳切:“老林真的很平凡,他只是我们那个年代搞核试验的一分子。”

 

    也许,他们那一代人的伟大,正在于参与了伟大的事业而不认为自己伟大——他们至今觉得“只是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戈壁滩上,一阵旋风骤然吹过,刚走过的足迹迅速被黄沙掩埋。

 

    擦拭脸上沙尘,心中感慨涌动:作为共和国年轻一代,我们的记忆绝不能被时间的“黄沙”掩埋。无论过去多少年,都要记住那个年代的那一群年轻人——是他们的奉献,带来了今天这份可贵的和平。

 

    离别之际,回望“爆心”标志,字字鲜红如血。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