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聂传清 时间:2014-02-10
中国春节前夕,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家中走访慰问,北京市副市长程红等陪同看望。从生活近况到回国经历,裘援平一行与两位美国归侨院士相谈甚欢。
吴良镛认为,自己经历了三个“大时代”,无怨无悔,并希望更多的海外人才能够回国来发展事业。
奉献精神始终没变
裘援平说,二老不仅仅是大家都很敬仰的大科学家,还是归国华侨的楷模,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谢家麟生于1920年8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谢家麟于1955年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并于当年毅然放弃优越待遇回到中国,开展高能加速器研究。
谢老的爱人范绪篯回忆说,当时国内的科研配套设施很落后,许多零件甚至都需要自己找工厂合作,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建成中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世纪90年代,谢家麟领导建成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奠定了我国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发展的基础。范绪篯说:“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一心工作,没想到工作后要得到什么,也不想出名。”如今,年过九旬的谢老仍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虽行动不便,也要坚持每周去一次研究所,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榜样作用是终生的
“老一辈归国华侨给年轻一代的出国留学人员做出的榜样作用是终生的。”裘援平说,他们不计名利、白手起家,参与建设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这对国家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我们不会忘记”。
吴良镛生于1922年5月,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
同为美国归侨的吴良镛,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回想起当年回国的经历,吴老仍记忆犹新。“我收到了一封林徽因先生给我的信,上面有她写的歪歪倒倒的字,看的出是在病床上写的,信中说,中国各方面百废待兴。”正是这封信,让吴良镛下定决心回到中国。
1950年底,和那个时代许多充满赤子情怀的科学家、艺术家一样,吴良镛冲破重重阻挠,几经周折,毅然从美国绕道回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当时,从美国回中国非常困难,他在路上也吃了不少苦。他说:“下了轮船,走到码头,我们领到了一碗热饭和一根香肠,这就是到了我们中国的国境了,感觉到非常的温暖。”
新时代呼唤海外人才
吴老说,当年回到中国,正值而立之年,如今已经92岁了,他认为自己经历了三个“大时代”:从30岁到60岁,培养、教育建筑人才;60岁到90岁,专注于研究事业;从现在开始,将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上继续发光发热。
吴良镛回国后,创立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曾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研究项目,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等;主持参与多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项目,如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等;主持参与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如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长期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并参与创建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
“以前天真地认为,西方城市有交通拥挤、住宅缺乏、失去自然等毛病,这些跟中国没什么关系,‘城市病’只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吴良镛说,数十年间,中国城乡变化虽然巨大,却并没能绕开“城市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裘援平说,虽然吴老已经回国多年,但他的事迹至今依旧传为美谈。“现在,中国的建筑进入了追求宜居的阶段,吴老将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上大有作为,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吴良镛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愿意回国的海外人才越来越多,他们想为国家做点事情。”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让更多的海外人才能够回国来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