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刘云 时间:2014-05-05
在多学科、多专业交叉创新上,宋健与邬江兴院士堪称楷模。
现已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并不是历史学家提出的,而是宋健院士提出的。“断代工程”的研究方法与过去某个学者孤身奋斗根本不同,在宋健的倡议下,全国有170多位专家联合攻关,其中不仅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有天文、数学、物理学家。研究按9个课题、40多个专题展开,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分工协作,用系统工程方法组织研究,随时进行综合集成。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史学界和自然科学界众多专家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目标,采用“工程”方法来研究历史问题。
一些人对宋健能提出这样的方法感到意外。但细想起来一点也不意外,宋健虽不是历史学家,但他熟悉历史,他又是工程技术专家,他就会很自然想到把工程技术的研究思路运用于夏、商、周断代工程。于是在工程技术与历史的交叉点上,宋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这又是他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历史学家们提不出,就在于他们专业面过窄,只精通历史,而对工程技术是外行。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彼此交流合作,相互启发,相互推动,最终形成有多学科支持的夏、商、周断代研究结论。
据2013年9月23日《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带领团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拟态计算原理验证样机,为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报道中有一段话:“从自然界最会伪装的拟态章鱼身上,邬江兴为未来计算机找到了一种思路。”这表明邬江兴院士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生物科学的交叉点上找到了创新方法与思路。
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邬江兴院士还是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程控交换机的研制者,他同样通过交叉创新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程控交换机属通信领域的高端设备,而邬江兴并不是学通信专业的,他原来一直搞计算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邬江兴在部队一家高校任教,邬江兴与他的战友们曾以完成当时国内最快的5亿次计算机的总体设计方案而引起国内轰动。当他开始组织研制程控交换机时,对这一重要通信设备完全是外行,但他不懂就学,边学边干,从拆电话机开始,了解什么是受话器,什么是送话器,线路是怎么接的,信号是怎么送出去的,接着又到当地电信局实地了解电话交换机是怎么回事,请邮电系统专家讲授交换机网络结构与理论。邬江兴经过刻苦学习,由外行转为内行,他既精通计算机,又熟悉交换机知识,就为他进行交叉研究创造了条件。他很自然地想到把自己原来搞过的5亿次计算机方案运用到交换机上,这两门专业知识交叉的结果是产生了两项具独创性的技术,即“逐级分布式控制结构”和“全分散式T型交换网络”,这两项技术被国际通信界誉为“中国对世界交换技术的重要贡献”。靠着这两项重大技术创新,使在一些发达国家需要七八年时间,投入数千人,年耗资数亿美元才能做成的事,以邬江兴为首的20多名青年科技人员仅用两年多时间,花费不足1000万元人民币就完成了,这就是交叉研究的强大威力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