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金翔龙:六十余载大洋海底勘探路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6-17

【 字号   】

来源:人民网 记者:兰圣伟 时间:2014-06-05 11:21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主攻海底构造与海洋地球物理研究。他是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对该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众多开拓性的贡献。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边缘海的海底勘探与研究,率先开展了中国渤海、黄海、东海的地球物理探测,对中国海的构造格局、地壳性质与演化以及边缘海的演化模式等发表过论述,在国内外产生过重要影响。

 

    从沙漠走向海洋

 

    1934年11月29日,金翔龙出生于江苏南京。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急、国难当头的关口,因而他的幼年和童年是在动荡和战乱中度过。尽管当时的生活颠沛流离,但他酷爱读书,从小就养成了独立好学的习惯。

 

    18岁那年,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地质事业的号召,金翔龙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选择了当时比较冷门的地质专业。随后4年的刻苦学习以及对柴达木盆地的实地考察,为他日后开展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金翔龙毕业前夕,国家正在制定《十二年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振奋着一代热血青年。金翔龙陷入了沉思:国内地质勘探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在国外,海洋早已成为热点,而我国的地质调查却仅限于陆地,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还是一片神秘的处女地。

 

    “对,就是她,海洋!”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他把自己的选择告诉了马杏垣老师,想征询一下老师的意见。马老师听完他的想法后说:“从沙漠到海洋,这条路是对的!”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仅限于生物学,海洋地质科学是一块空白。因此,在海洋科学领域,金翔龙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经过一番思考,他回到母校求教王鸿祯老师。王鸿祯写了一封信,叫他去北京饭店找正在参加中科院学部会议的童第周和曾呈奎。面对这位执著的青年,两位先生十分高兴,热烈欢迎他走进海洋科学的天地。

 

    1957年,金翔龙带着几件简单的行李来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身)报到。5月的青岛空气清新,走在街上,夹杂着海腥味的细雾迎面扑来,金翔龙心绪难平,他暗暗鼓励自己:目标已确定,路就在脚下,勇敢向前!

 

    开启海洋石油的大门

 

    到青岛后金翔龙便开始着手组建实验室、组织人员培训、组建试验基地,为全国首次海洋普查做准备。

 

    1958年,我国首次大规模海洋普查工作全面展开。那年冬天,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经历让金翔龙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海上骤起风浪,船长建议我们避风。我正在后甲板采集样品,采样器已经下海,机器还在运转,不能停下来。海浪一浪高过一浪,调查船在波峰浪谷间剧烈颠簸。突然间,天昏地暗,身体也不由自主往下滑,我意识到一定是船被浪压到水下了。我本能的反应是四处乱抓,想找一根救命稻草。好在我最终摸到一根粗钢缆,并死死地抓住它。最后船终于露出水面,海水向甲板四周溢去。这时我才发现,刚才海水已把我冲到甲板的边缘,多亏了那根钢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全国海洋普查中,金翔龙参与组建了海洋地质调查青岛与广州两基地的地质实验室,在完成海洋普查各项任务与课题的过程中把海洋地质工作推广到全国。

 

    但那时的海上调查,只是采集海底沉积物、测量海水的深度。“学地质、搞勘探,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找矿嘛。”金翔龙说。而要找到矿就要进行海底地震勘探。于是他开始翻阅大量资料,一方面恶补物理、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不停往返于北京和青岛之间,调动一切力量增加海洋地震勘探设备。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踏上了海底地震勘探的征程。作业时金翔龙经常不得不用牙齿剥离漆包线,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它们没有一颗是真的。”金翔龙指着自己的牙说。

 

    就这样,金翔龙带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成功完成了中国海上第一条地震剖面(龙口—秦皇岛)的勘测。金翔龙根据海上地震勘测及钻井资料,识别出渤海是一个断裂控制形成的、具有巨厚沉积的构造盆地,并划分出其海底构造单元,评价了其海底油气远景,指出渤海西南部为油气富集区。

 

    此后,他协助地质部下海勘测,组建了第一支海洋物探队,开始对渤海海底油气进行勘探。

 

    翻开海洋地质学新篇章

 

    文革之后的十几年,金翔龙全身心投入到中国边缘浅海的海底勘察与研究,率先开展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地球物理探测,探察海底地质构造、海底沉积物、海洋地球物理与地质构造特征、矿产和水产资源等。在南海首次取得深海地壳洋壳性质的重要证据,发现了铁锰结壳等。在我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的勘察研究和资源远景评价方面做了连续的研究工作,对陆架浅海的构造格局、冲绳海槽的地壳性质与发育以及边缘海的形成与演化方面都提出了独特的认识与见解,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长期以来,大洋矿产资源是国际资源争夺的一个焦点。

 

    1990年,金翔龙受命代表我国出席联合国海底管理局和海洋法法庭筹委会会议,接受联合国技术专家组对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申请的技术审查。面对联合国从各国聘请来的十几位专家,金翔龙以流利的英语作了详细的技术介绍,阐述我国太平洋勘探区的面积与位置、采用的调查手段与船只、勘探程序与精度、矿区选定与划分的原则,并提出5种矿区分配方案。

 

    最后,金翔龙说:“中国的申请方案在具有相等商业价值的含义上是个最佳建议,诸位专家在检验与计算后一定也会这么认为。”经过5天5夜的奋战,金翔龙最终为我国争得了15万平方公里的东太平洋理想矿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国际海底先驱投资国。

 

    海洋强国梦

 

    海洋探测与开发有赖于海洋高科技的发展,而金翔龙很早就与海洋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

 

    “八五”期间,他主持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察和资源远景评价研究国家攻关项目,并主持、负责国家海洋局承担的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与开发研究国家重大专项。因成绩突出,金翔龙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他的推动下,海洋“863”项目开始启动,他主持了“863”海洋高技术研究项目海底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探测技术研究,组织项目并重点研究海底多波束和深拖系统的全覆盖高精度探测技术,自主设计、开发了海底声像处理系统、海底视像处理系统和多波束海底地形电子成图系统3套软件,打破了国外软件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抚今追昔,金翔龙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已奋斗60余载。作为我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和学科带头人,金翔龙时刻关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他着力推动海洋高新技术的开发和海洋工程科学在国民经济方面的应用,积极为海洋强国建设献计献策。

 

    金翔龙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他的信念、理想始终未变。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的中国梦,就是看到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海洋强国。”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