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黄旭华:核潜艇记忆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11-25

[ 字号  ]

    频道:CCTV10 时间:2014-11-05 22:43:06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7年,照片上的人改黄旭华,当年,他刚刚30出头为了一项绝密任务,开始了几十年隐姓埋名的生活。直到近几年人们才渐渐熟悉了他的名字。

 

    1954年1月,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1958年,前苏联的N级核潜艇开始服役,而英国与法国也正在积极实施,核潜艇的研制计划,1958年6月聂荣臻,亲自起草了一份绝密报告,并提交中央。提为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短短两天里,这份报告就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手中转了一圈并带着他们的批示重新回到了聂荣臻的办公桌上核潜艇研制计划很快启动,而黄旭华他们,有从此与这个国之重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中国首座原子试验反应堆已经投入运行,第一艘仿制前苏联的常规潜艇也已建成,核潜艇的研制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在核潜艇中既有以鱼雷反潜导弹,反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也有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导核潜艇,对于中国来说,无论哪个都是梦寐以求的尖端武器。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 从近百年来的历史看来,这个列国侵略中国,大部分全从海上来,我们是有海无防,海上的权益我们损失了好多,要保护我们海上权益,要保护我们那么长的海岸线,还有那么多岛屿,一我们需要核潜艇,第二要遏制美国,或者任何国家的核讹诈遏制他们的核威胁,如果没有导弹核潜艇那是不行的。”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曾多次面临来自西方发展国家的核威胁,为此,不得不紧锣密鼓地发展自己的核事业,然而,即便后来原子弹爆炸试验颤成功,中国政府也向世界发出了严正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 但是如果人家目前向我进行核攻击的话,我要坚决地给予报复,第一人家向你进攻的时候,你要保存自己,不然给人家毁灭了,这个陆上的,陆基的导弹,就是难度大得多,第二你要有力量给它反击,那么就要靠核潜艇,所以现在世界上或美国见俄罗斯,谈那个核裁军的时候,什么都谈,导弹多少枚,可以减少多少枚,核潜艇一个子都怎大家都不肯谈。”

 

    当时黄旭华奉命从事着前苏联军用舰艇的转让制造工作,被选为最早参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29个人之一,由于核潜艇在任何国家都是最高机密组织上找每个人都谈了话,提出了三点要求。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一点就是这个任务是个政治人物,是个国家重点任务,你必须努力搞好这个工作,不要辜负党同人民对你的信任,这个是没有问题的,第二点,这机密性很强,进来你就得干一辈子,不允许你再出去,就算你犯了错误,不能干这个工作,你也不能出去,准备在这个(单位)打扫卫生,干一辈子,第三要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我满口答应。”

 

    三面镜子看清核潜艇真面目,两件儿童玩具研制中派上大用场,一个大陀螺到底要不要装。

 

    钢跟接触核潜艇研制的时候,摆在黄旭华他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儿对于这种威名赫赫的尖端武器,他们所了解的只有核潜艇三个字的字面意思。连它是什么形状,该如何布局,都茫然无知,1965年,在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后,一一度停滞的核潜艇研制工作,再度上马,可是所谓核潜艇,就是简单的把核跟潜艇放在一起吗?

 

    我国研制第一艘核潜艇的指导思想是集中全力解决核动力应用于潜艇的技术问题,当时核动力装置的研制由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率领大家来摸索,而黄旭华主要负责的是,潜艇的总体设计。两方面相互协调,同步进行。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们好多人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就是把这个常规动力潜艇把它破开,中间放一个反应堆就行了,是这么样讲的实际完全是两样,就等于说,搞一个平房,建筑师搞一个平房,那一个摩天楼,你说在这平房的基础上就搞一个摩天楼完全是两回事情,从地基从各方面,整个结构是两回事情。”

 

    为了利用核潜艇,黄旭华他们决定,发动所有相关人员从调查研究入手,带着三面镜子搜罗国外新闻报道和技术资料中一切蛛丝马迹,逐渐拼凑出核潜艇的概貌。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放大镜去找,找到疑点,用显微镜把它扩大,扩大完后,晓得它的的内容,还不晓得是的假的,要用自己的知识,用照妖镜加以鉴别,对的吸收下来,虚假的把它排除,做完集中起来,集中成美国的一条核潜艇的船,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的”

 

    经过多方寻觅和摸索,核潜艇的身影在黄旭华他们眼中渐渐清晰起来,并变成了一图纸上绘制的雏形可研究人员的心里且并没有底,不知道真正的核潜艇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正在忐忑之时,有人从国外辗转带回来一大一小两个儿童玩具,让黄旭华他们眼前一亮,他们正是美国公开发售的核潜艇玩具模型。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它是铁皮的,铁皮可以打开来,顶上盖子,打开来里面设备都有,它没有著名哪些设备哪些设备,但是可以看得出反应堆啊什么的鱼雷发射管啊,都看得出来,跟我们画的图纸,调查资料画纸的图纸,基本上很一致。我们就有信心了。核潜艇美国的核潜艇,里面大概就是这些东西。以后美国它还晓得这个事情,马上就查封了再也买不到了,然后我们根据我们中国的情况,我们定了七个关键技术,我们叫做七朵金花,这七朵金花,是动员了全国那不晓得多少,一共是两千多个,研究所工厂跟院校派把这个搞出来。我们叫大力协同。”

 

    在解决核潜艇设计的相关问题时,黄旭华他们自称骑驴找马,因陋就简的用着很多土办法,为了控制潜艇的重量,黄旭华想了个极其麻烦的招数,而取得的最后成果则令人惊叹。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船要建造这个船台要隔离起来,封起来,在这个门口,我们放了一个磅秤,放进拿进来的东西专门有人登记好,什么东西,多少重量,这都登记好,准备装到什么地方,详详细细 登记好,装完后,拿出去的边角余小,凡是拿出来的任何一点东西,也要登记,在原来的地方扣除掉,几年来,一天都没有放过,这么样搞就把整个艇的重量实实在在的重量控制住了,我们做到最后怎样,做大我们这艇下水做定重试潜的时候,我们的重量跟我计算的相差没几吨。”

 

    看得出来,黄旭华在科研方面,是一个相当谨慎的人,他穆德这些个土办法,说到底,都是按科学规律办事,但是从无到有搞核潜艇,没有点儿冒险精神是不行,的在整个核潜艇研制的过程中,需要黄旭华他们担着风险,自己拍板拿主意的事系实在是太多了。

 

    在发射导弹时,核潜艇必须保证自身的稳定性,否则不是打不准,就是翻了船,调研资料的时候,黄旭华他们注意到了一条报道,据说,美国的导弹核潜艇在专门的舱室里安装了一个65吨重的大陀螺,利用它的高速旋转来加强艇体稳定性,这个大陀螺可把黄旭华给难住了。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们中国当然要造一个65吨大陀螺,不大可能,生产能力没有这样子,然后65吨大陀螺要装到艇上,再加上它的辅助设备,要给它一个相当大的舱室,我排水量控制得很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加上这一个,排水量一加大,速度又降低下来,所以这个事情我们怎么办。”

 

    黄旭华发动大家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土办法做一些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我们可以不用这个大陀螺,只要在稳定一个设计上下工夫,就能保证潜艇不翻个但这个结论,却引来了质疑。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相当一部分人就说了,美国技术发达的国家,它都用了我们中国没有经验,技术又那么落后,你不用,你将来出来问题打不中,或者打翻了,你怎么办,谁负责,这事情是压力很大的。”

 

    黄旭华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分析和实验是有科学依据的,不能一味迷信国外资料,在请示了聂荣臻之后,他们决定不装这个多陀螺。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最后打弹的时候,证明我们这个艇非常稳定,后来美国们没有装啊,不晓得他最后也大概像我们一样搞来搞去,最后也没有装,不然我们如果再装,再搞下去,我们真的是上当了。”

 

    在核潜艇的艇形问题上,从常规线型设计,到水滴形设计,美国很谨慎地分了三步走,那么中国是不是也该按部就班呢?黄旭华觉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认定了水滴线形是最佳设计方案决定一步到位。这大大缩短了核潜艇研制的时间,1970年12月26日,承载着黄旭华他们的梦想,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自行研制的地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们1965年上马,1968年就开工三年时间,1970年下水,1971年就试航完毕,试航完毕,最后一个航次当中,发觉到我们一个设备出故障,人民花好长时间到最后搞出来了,所以交船到1974年才正式交船。这个速度在世界上没有那么快的。”

 

    300米深潜,他亲自普陪同下水,90天远航他欢呼拿到金牌总设计师黄旭华讲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传奇经历。

 

    这一张照片上的自己,是黄旭华亲手写下的,1988年,4月29日是令他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他的成败对黄旭华来说生死攸关。

 

    1963年4月,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再一次深潜试验中出了事故,原本预计的极限深度是300米,结果下潜不到200米,这艘王牌核潜艇就葬身海底,100多名艇员全部遇难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核潜艇沉没事故,1988年初中国核潜艇也迎来了占300米深潜的时刻,可以想像,此时W死的黄旭华的身上,承担着怎样的压力。

 

    在长尾鲨号失事后,经过两个月的打捞和调查,美国海军公开了事故的相关调查结果,认为机舱内突然大量进水是长尾鲨号沉没的最有可能的原因,但故障具体出在核潜艇的哪个部位,却始终不得而知,而在黄旭华看来,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核潜艇在突然之间瓦解沉没,变成长眠在海底深处的冰冷残骸。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一个扑克牌大小,这个面积的钢板,它成的水的压力要一吨多,我一百多米长的那个(艇体),你看承受多少吨压力,任何一个钢板不合格,任何一条焊缝质量有问题,任何一个设备接受水的压力,强度不足不够,任何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有可能艇毁人亡的。”

 

    在科研工作中黄旭华是个极度严谨的人面对着300米深潜的挑战,他进行了十分周密的前期准备,不允许出现任何一点差错。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深潜之前我们做了三个月的质量复查,每一张钢板的出厂合格证,重新都要找到,一张不能缺,每一条焊缝,焊万后的质量检查,谁签字的都要给我找到所有的设备,我们重新把它压力,按照深潜的压力给它水压,看看它保证不保证。”

 

    就算是这样黄旭华还是不敢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便有99%以上的把握她们也觉得心里没底。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有两点放心不了,一点,工作虽然是做到那么到家了,自己完全有把握,是不是有哪一点疏忽,我现在还没看到,这点疏忽就象一条下虫一样把一条船毁掉一样,有没有这可能,第二点我更可怕的就是是不是还有那一些我认识不到的潜在危险就是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之外的,这些问题还留在那里。”

 

    一个伴随孤儿的生死能力,一场惊心动魄的开颅手术,一次与生神对抗的激烈交锋,大家栏目特别策划,看三位医生竭尽全力挑战生命线。

 

    半岁婴儿小小生脏犹如一颗炸弹随时危及生命,看心脏外科手术专家吴清玉,如何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抢救婴儿。

 

    而更让黄旭华感到担忧的是很多测试人员当时的心理状态,由于有了长尾鲨号的先例,人们对深键试验的危险性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虽然鼓起勇气下定了决心,却难免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有个别的参试人员,就给家里写了信了,就说我要执行任务,万一回不来,有哪些问题,我还没有料理完的,请家里给我继续把它料理完。事实上就是个遗书,那么更多的同志,在宿舍里面就唱这个血染的风采,这歌,我倒下去起不来了,我眼睛闭下去打不开了这很悲壮的一个。”这样的情形让黄旭华十分担心,他知道,这要是测试人员背着思想报复下潜,操作过程中难免就会分心,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误操作就真的会像长尾鲨号那样酿成艇毁人亡的悲剧。

 

    针对这种情绪,黄旭华在动员大会上不仅详细介绍了试验前的准备情况,还建议,大家换一首歌来唱。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给同志们讲,我说作为一个战士,时时刻刻准备为国家必要做出牺牲,那是崇高品德但是今天我们下去,绝不是叫你去光荣,不是叫你唱这个血染的风采这个歌,走进艇上去做试验,而是要唱一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么一个很雄壮的歌,到那边去做试验。”

 

    即便听了黄旭华的动员,很多人还是将信将疑,全场鸦雀无声,而此时,黄旭华却早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跟我们几个技术骨干讲好了,我们下去,然后跟同志们讲,说我要跟你们一道下去,这一下子情绪就变了,我说62岁的总设计师,敢跟我们一道下去,大概不是吹牛的。是吧,一定心中有把握的,我讲,下去跟你们同舟共济,万一在深潜过程当中有哪些不正常的现象发生,及时地加以制止,及时地采取措施,不忙它问题扩大。”

 

    黄旭华敢冒这样的风险,并不是将生死和家人都置之度外,也不是部分撑一时的匹夫之勇,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一种负责任的担当。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不是不怕死,我是要活的但是我不做无味的牺牲,没有做那么多工作,我是不敢下潜的,艇上一百多人,这个生命都交到我手上,我不能贸然地从事一定要确保他们的(安全),正因为这样,再危险,我也要跟他们一道下去的要控制好,不让艇毁人亡灵事情,在我手上发生。如果我在艇外,没有下去,艇出了事情的,我黄也活不了,我怎么对得起他们。”

 

    1988年4月29日,是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300米深潜试验的日子,生死成败在次一举,随着这艘庞然大物渐渐潜入水中,黄旭华和艇上所有人一起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镇定而警觉地关注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快到极限深度的时候,我跟同志们讲,这个时候你们不要给我读数据什么的艇长什么的都晓得的,这数据,你告诉我ABC代号,A是表示说还是正常的没有达到临界现,B达到了临界线了,但是还可以下潜,C就告诉我,超过临界线了,不能下了。这样子,避免什么,艇长或者其他的操作人员,一听到数据的话,一紧张了,他误操了,到吗那时候大家就讲A,有人就讲B,没有人讲C的,艇长他们就问,这什么意思啊,我说不要管了,这是我的事情,继续下潜。继续下潜,就这样子,到底下,到极限深度呆一段时间,然后才浮了上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时间,300米深潜试验,顺利完成。核潜艇完好无损地浮 出了水面,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黄旭华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当时一成功之后,在潜艇伤要出快报,他们说你写几个字吧,我说我不是诗们,我就写了个个打油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核潜艇在水下,最多可以持续航行多久,这是每位核潜艇设计师都会关心的问题,它不仅仅考验着潜艇的自身性能,和自给自足的能力更考验着艇员的体魄和意志,1985年11月‘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最大自给力考核试验,这次水下长征,让黄旭华的手心里捏了一把汗。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核潜艇的国家,美国很早就开始了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的测试但结果却并不理想。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美国原来它的设计指标,是120,后来看不行,根本不行,改到90天了,然后他们总要做各考验吧,准备好之后去考验,到78天不行了,回来 。因为人的生活条件,满足不了他的要求,然后回来做了好多研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最后在另外一条艇叫海神号,核潜艇,出去做了。走了一共走了83天零10小时我们叫做84天,不行,回来了, 回来的时候,还有几个官兵是抬上来的。”

 

    中国自主研发的核潜艇,比美国整整晚了的16年才问世,技术和工艺水平也有一定差距,那么连美国人都达不到的设计指标,我们能完成吗?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们到底多少,大家心中无数的,因为我们设备,技术,都没有美国先进,而且我们一些设备在文化大革命搞出来的当然还是比较粗糙,这个质量很难控制,我们的人员的身体素质应该讲比不上美国那个高大各子那身体那么好,那么到底我们能够多少天。”

 

    在波涛暗涌的大洋深处我们的核潜艇会不会出故障会不会遇到险情,又究竟能坚持多久呢?黄旭华的心里翻腾着许多个问号。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 1987年元旦的时候,《人民日报》一篇报道,说中国核潜艇远航创造记录,超过了他美国84天,我们84天我们还继续走了一段时间,按照我们设计的指标,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从1985年11月25日,到1986年2月16日,中国核舰艇在规定海域进行了长达90天的水下航行,这一次核潜艇远航创造了我国核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速度最高的记录,总航程23625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而直到他成功返航的时候,黄旭华的心仍然悬在半空。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们就担心在艇那么长时间内,人是是昏头转向了,靠码头是不是很有把握,不要搞得人迷迷胡胡,一到靠码头撞坏了,那多可惜,,所以靠近码头的时候,我们在码头就跟他联系,我们准备派一批新的艇员上去,帮你们靠码头,然后他答复,谢谢你们我们完全有能力靠好码头。”

 

    长征归来,核潜艇顺利靠岸,黄旭华他们等在码头做好了一切应急准备。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码头准备好多担架,美国是抬上来 的有一些我们的人(身体)素质比较差,可能有那个得那么没有想到靠码头,一个一个,雄赳赳,气昂昂上来了,哎呀,我们太高兴了。我当时在码头,我要疯了,我站起来叫我说我们拿到金牌了。拿到金牌,确实是,这个纪录,到现在美国没有破我们的记录,美国现在还是讲他是83天零10小时。这个就是考验什么,考验我们艇的建造质量是可信的,我们艇的所有的设备是可靠的,”

 

    核潜艇分为攻击型核潜艇,和导弹型核潜艇,后者主要依靠发射中远程导弹来打击目标,一旦配备洲际导弹和战略核弹头,就具备了二次核反击的能力,形成巨大的威慑力,因此,在完成攻击型核潜艇,研制的同时,黄旭华他们也加紧了导弹核潜艇的设计和制造。

 

    1969年3嗯月,发生在珍宝岛的冲突曾给中国带来一次迫在眉睫的核威胁,据说,前苏联方面扬言,要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核基地和政治中心先发制人,进行突然袭击,以一劳永逸的消除中国威胁,同年8月28日,美国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面对这样的风声,我国做出了一系列应对的状准备,深挖洞,广积粮,而令中国领导人最放心不下的是当时的中国还没能研制出对抗核威胁的导弹核潜艇。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我记得我当时就听到给我们传达,说陈毅有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们把工作搞出来,我这个外交部长就好当了,我这个外交部长说话腰杆就硬了如果没有导弹核潜艇,随时给你搞核讹诈,你毫无办法。”

 

    在核战争阴云不时笼罩的情况下,黄旭华他们采取的是设计与建造交叉进行的办法,争分夺秒地研制导弹核潜艇。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1967嗯年我们开始方案论证,1970年就开工,因为导弹速度跟不上去,所以拖到1981年下水,1983年交给海军,这个速度在导弹核潜艇,也是这样的。”

 

    1982年10月’新华社授权公告中国将于10月7日至10月26日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这是中国核潜艇第一次试射前地导弹。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弹头准确地落入了目标区域,法新社在报道中说,中国潜艇发射火箭中国海军已经不再是一只只能在近海巡逻的海岸警备队了。然而想要真正在实战意义上后发制人,还要把核潜艇与洲际导弹结合起来。

 

    1988年9月,在核潜艇300米深潜试验成功后,黄旭华他们奔赴北海,筹备导弹核潜艇的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国家的飞机和军舰,都围拢在相关海域,试图一探究竟。

 

    为了监测这次试射很多国家动用了军事卫星,舰艇,和侦察机,但当时他们没有料到,这一次准备发射洲际导弹的并不是陆地上的发生井而是水下的核核潜艇。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这个导弹落点的话,在公海落点,谁抢到就是谁的,打弹时也要周围要控制好,算是戒严吧,有好多船在这儿守卫天下有飞机,怕人家来干扰,不让他晓得我什么时候发射,它(飞机)天在那边飞,我们来个到最后他比较麻痹的时候,那天晚上就突然出击,天一亮就打出来他晓得之后,赶快要来的时候,他已经迟了。”

 

    这一次试射的成功,结束里中国海军有艇无弹的历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从核潜艇上发射洲际导弹的国家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北京的指挥使马上打电话过来,向我们祝贺,说你们打得比陆地上打得还要准,我们有一个墙上挂的轨迹,导弹飞行的轨迹,在导弹发射的一路上,观察的那个,各个观察站要汇报,他们抓到的导弹位置在什么位置,打出去这导弹飞行的轨迹,跟我们这个设计的轨迹,基本上一样下来,这个非常不容易。”

 

    而随着导弹核潜艇的问世,笼罩了新中国许多年的核威慑阴云,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撒切尔夫人当时在位的时候,到了前苏联去,给戈尔巴乔夫讲了一段话,他说,因为大家有这个导弹核潜艇,估计世界后面核战争打不起来,谁也不敢先来,谁先动手,那人家也报复你也把你这个国家给弄掉。”

 

    有把黄旭华喻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对这个称号他坚决拒绝,他认为,他和核动力专家彭士录,导弹专家黄伟录是核潜艇研制过程中的三架马车,而不计其数的科研人员也为这项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核潜艇专家 黄旭华:“之父的话,彭士禄越是他的核反应堆,你没反应堆你什么也不是彭士禄,黄尾禄导弹,他们做的贡献,不比我少他们都是可以称为是中国核潜艇之父。我不过是站在我这个岗位上,做我应该做的一点事情,我没有什么其他的功劳属于大家的,是多少人呕心沥血是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黄旭华88岁了,至今还坚持每天上班,依然关注着中国核潜艇的发展,对他来说,历尽艰辛的研制,惊心动魄的深潜,雷霆万钧的导弹试验,都已经成为记忆,归于平静,他很高兴能够用更多的时间,陪着老伴一同享受核潜艇守护着的没有核战争,没有核威胁的安宁生活。好的,感谢您收看本期的大家,让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