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袁隆平与海南的不解之缘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12-05

【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记者:易洁 时间:2014-11-21 16:01

 

 

    新华网海南频道11月21日电 “平均亩产1026.7公斤,这是杂交水稻创出的最新纪录。”11月21日上午,在第七届海南省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对超级杂交稻育种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介绍说,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2004、2011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亩产700、800、900公斤的目标,始终保持了我国大面积生产水稻单产世界领先水平。

 

    2014年10月10日,湖南省溆浦县的102.6亩第四期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片示范种植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验收,再创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产量新纪录。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5%。杂交水稻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院士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进世界。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境内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四十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袁隆平说,“我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引进和示范推广,其中,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已成为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2012年种植的面积达到520万公倾,平均每公倾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如果全世界50%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每年可增产15亿吨粮食,可多养活4到5亿人口。”袁隆平说道。

 

    袁隆平为中国解决粮食问题和世界的粮食安全、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曾于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首届最高科技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十八项国际奖。

 

    袁隆平与海南的不解之缘

 

    袁隆平年过八旬,1968年开始到三亚从事南繁育种。在这40多年中,他与南繁基地、与三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海南发现“野败”

 

    1968年,袁隆平第一次到海南开展杂交水稻科研,在后来的40多年里,他领导的杂交水稻科研团队每年都要赴海南进行科学实验与研究,有时长达数月之久。

 

    1970年,袁隆平等在为远源杂交收集野生资源过程中,李必湖(当时为袁隆平助手)在海南岛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后被命名为“野败”。为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

 

    袁隆平:超级稻1/3的工程量是在海南完成的

 

    “海南是我的福地,几十年来,我的许多重要科研都是在海南完成的。正是因为1970年在海南发现了第一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自己才能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超级稻有1/3的工程量是在海南完成的。”袁隆平深情地回忆说。

 

    2003年7月1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在三亚市举行仪式,宣布聘请中国著名水稻研究专家袁隆平院士为海南省政府首位高级科技顾问。

 

    袁隆平乐当三亚旅游“促销员”

 

    “湖南和三亚都是我的第二故乡,三亚不仅给我们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条件,三亚也是风景如画、生活惬意、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在三亚旅游推荐会上,身着海南岛服,佩戴花环的袁隆平当起了三亚旅游的“促销员”。

 

    “四十多年来,我和我的同行们、同事们几十年如一日,每年冬夏季节都像候鸟一样到中国的天然大温室三亚进行农业科研试验工作。可以说,三亚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和三亚人民为杂交水稻的成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袁隆平说。

 

    国家杂交水稻试验基地移师三亚海棠湾

 

    2014年1月4日上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与三亚弘盛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日红在项目合作协议书上签了字,这标志着三亚杂交水稻基地正式落户海棠湾落根田洋。

 

    袁隆平表示,要把这个新基地打造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并且建设成三亚(国际)种业交易中心,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附:袁隆平研究成果

 

    1960年,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72年,他和助手率先育成第一个实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并于1973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4年,他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

 

    1976年,一整套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形成,并开始大规模投入生产。

 

    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为我国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亲自挂帅进行了9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继续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1997年,袁隆平又开始了对“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

 

    自2001年开始,袁隆平继续指导研究第二代超级杂交水稻,已获得基本成功,计划2006年投入生产应用。可以预计,按年推广13.3百万公顷(2亿亩)计算,每年可多收获3000万吨稻谷。

 

    2014年10月10日,湖南省溆浦县的102.6亩第四期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片示范种植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验收,再创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产量新纪录。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