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12-19 14:48
每天清晨,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总会同年轻员工一起,匆匆迈进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的大门,开始一天的忙碌。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黎明化工研究院原院长兼总工程师,86岁高龄的李俊贤。虽说2008年年满80岁时组织已批准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坚持工作。
李俊贤,我国化学推进剂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者之一。他主持研究的偏二甲肼、鱼推-3、一甲肼等化学推进剂原材料成功应用于我国“两弹一星”、先进鱼雷以及各类武器装备的研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先后共开发出60多种关键推进剂原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导弹等武器型号和重点工程项目;他还开创了国内聚氨酯材料的研制生产,已广泛用于国计民生行业。李俊贤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全国总工会“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工作不止 老骥伏枥献余热
除了春节休息三天外,其余时间李老都会来单位。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他这些年加班的时间几乎相当于一个人正常工作20年。直到现在,李老仍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工作在科研一线,他的身影仍然活跃在实验室、图书馆、车间里。他仍在探讨和解决许多科研难题,在化学推进剂原材料和聚氨酯两大科研领域不断地拼搏、进取。
李老至今仍保持旺盛的科研热情,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持完成了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DMC催化剂和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中试研究”,该技术绿色、环保和高效,符合我国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李老分别担任河南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及本院兼职教授、硕博导师,先后培养出硕士生20多名。有一年冬天,李老指导的一个研究生在聚氨酯纤维的实验中出现了‘爆聚’现象,他顾不上休息,冒着严寒,与学生一起做实验,从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最后使实验获得成功。
今天,作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李老仍然退而不休,继续为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治学严谨 身体力行传帮带
许多与李老共过事的人都说,李老对工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李老常说的一句话是:搞科研来不得半点马虎,最怕的就是“差不多”。每当技术材料递到李俊贤手上,他总是字斟句酌,一个疑点都不放过。一次,李老83岁时带的一个研究生写了篇论文,偷懒在参考文献中随便引用了一些没仔细看过的文献,李老为了帮他审查这篇论文,把其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原文都找出来仔细看了一遍。还有一次,为了分析一项实验失败的原因,80多岁的他不顾冬季严寒,陪同学生在保持通风的实验室整整工作一天,直至问题解决。
在李老言传身教下,黎明院先后涌现出一批精细严谨、默默奉献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工作者,他们秉承李老的优良传统,勇于创新、能打硬仗,摘取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李俊贤从不以院士自居,在研讨问题时,总是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也从不强加于人。每当年轻人在科研上遇到挫折时,他总是以“容许失败”的胸怀,鼓励大家大胆探索,锲而不舍。
李老时刻想着国家科技人才的梯队建设。作为团队带头人他领衔组建“河南省反应注射成型新材料创新型科技团队”,并与其他同行培养了众多精细化工领域的科技骨干,成为推动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淡泊名利 清风正气树楷模
李老对学术不端行为深恶痛绝。前几年,流行申报院士工作站,有很多企业提出优厚条件邀请,但都被他婉言拒绝。后来,李院士选择了一家苏州企业,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工资奖金分成劳务费,他对该企业负责人说:“你们企业这些年的进步我一直看在眼里,知道你们能干事想干事,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共同为咱们聚氨酯行业做些事情!”
李老在聚氨酯研究中处于领导、指导地位,有的很关键的问题是由他解决的,但在成果申报署名上,他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勾掉。他说:“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功劳是大家的”。提起黎明院以往的科技成果,他总是念念不忘为项目做出贡献的其他同事。
李老生活十分简朴,家里那辆1953年的飞鸽牌自行车简直可以被送到博物馆里进行收藏。为了工作、生活方便,院里要给他配专车,也被他拒绝,他说:“工作需要用车,我会向组织申请,生活中哪能用公车办事?坐公交出行就很好。”有一次他的儿子用单位给他配的电话打了个长途,被他狠是一通教训。
由于年轻时工作频繁调动,他的一双儿女跟着他从大北京去了青海小县城,没有享受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如今他们也只是黎明院普通的一线员工,而李老从来没有为他们的职位升迁、调换岗位等事向组织开过一次口。
也许这位80多岁的老人感觉亏欠家人太多,他说:“这辈子,我还从没帮老伴买过一件衣服,从没陪孩子逛过一次公园,以后闲下来了一定多陪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