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吴澄:为学重要,为人更重要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5-04-03

[ 字号  ]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许金艳 时间:2015-03-20

 

    【院士名片】

 

    吴澄,1940年生于浙江桐乡,自动控制专家。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973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方法)首席科学家。

 

    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秋,阳光的金黄,透过清华园阔大的梧桐树叶洒下来。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中心,我们见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

 

    一脸儒雅的吴澄院士,瘦高,脸上有硬气,话语中略带吴音,一眼就看出是江浙一带的人。

 

    “昨天下午到中央党校讲课去了,前天是给本科生讲课,最近这两天都是讲课。”

 

    作为自动控制专家,吴澄是中国制造自动化、信息化领域的开拓者之一。1987年,他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验工程。

 

    清华园在他的人生档案里写下浓重的一笔。从1909年深秋越洋留美的47名少年,到如今的十万学子,清华的天空上,有太多让人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和治国才俊,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而这个吴澄口中“优美得像个公园”的清华园给了他一生美好的时光,更是奠定了他成为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的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的坚实基础。

 

    “自动化从解放人类的双手即人的体力活动开始,到替代人的部分智力活动,使产品效率更高、质量更好,资源消耗更少;使人要办理的事情更完美,这是这个专业的使命。”

 

    从远古到今天,人类从未停止这样的梦想:用最少的人、最小的资源消耗做最多的事。古代中国的指南车、17世纪欧洲的钟表和风磨控制装置,就是用机械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早期形式。20世纪30年代末,控制理论诞生,自动化突飞猛进。而到今天,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已经离不开自动化了。

 

    在吴澄看来,自动化可以用到方方面面,对培养“通才”特别好,“这个专业的跨度,从哲学、数学到各种工程技术的应用。”

 

    “把自己的专业技术

 

    融入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去”

 

    1986年3月3日,一份题为“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报告,送到了中共中央的驻地中南海。这份报告很快呈送到了邓小平的案头。

 

    1983年美国提出“战略防御倡议”(“星战计划”),1985年欧洲有“尤里卡计划”,世界高技术大发展产生震动。

 

    基于此,当时中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人联合上书邓小平,提出了要追赶世界高新技术的建议。后来根据这个报告而形成的《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被称为“863计划”。

 

    “863计划”拉开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发展高科技和高技术产业的序幕,于1987年3月正式开始组织实施,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各自攻关。

 

    “863计划”也成为吴澄人生的一大转折点。1983年初,作为文革以后第二批留学生,吴澄从美国深造归来。

 

    在美国,吴澄曾到IBM观摩微电子的整个生产环境,也参观了国外汽车厂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些都对他产生了震撼。看到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外的差距,“特别在信息技术、计算机这些方面。”吴澄的思想和观念有了变化。

 

    回国后的吴澄担任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主管系里的科研工作。吴澄想,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他们这代人手里要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认定学工科的人,要投身到社会实际工程中去,要搞的理论是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

 

    从1983年起,吴澄便对中国工业自动化中的许多问题开始了新的探讨,更向有关部门写了报告,建议发展中国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什么?它可以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把过去建立的一个个自动化孤岛有机连接起来,让企业各部门的信息达到高度集成化、自动化。它是一个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技术基础,是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策略。

 

    从1986年起,吴澄除了在国内的工厂做调研,还专程跑到美国,对当时在美国各大企业流行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做了深入研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的大潮席卷全国,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在探索强国之路。世界的历史,也从冷战发展到了商战。国与国的竞争拼的是科学、技术、智慧和财力。

 

    当吴澄为发展中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奔走时,时任“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的蒋新松也在考虑将此项目列入“863计划”之中。于是,从美国调研回来的吴澄很快被选定为“863计划”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专家组的组长。当时的中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还是一个空白,甚至有许多人对在中国搞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提出异议。

 

    “我是第一批进了‘863计划’专家委员会的人。我就从清华这个小舞台,到了全国的大舞台。”

 

    专家组一成立,在清华大学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验工程的筹建工作就开始了,作为中心主任,吴澄面对的不单单是技术问题,更要面对里里外外的关系和矛盾,面对现代化管理问题。

 

    美国科学家、华人数学家林家翘在参观清华大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对吴澄说:“你这样做,对国家将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我看比一个诺贝尔奖还有价值。”

 

    1992年,在11家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清华大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验工程通过了国家科委的验收。1994年,实验工程中心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颁发的“大学领先奖”。

 

    “我当时就一条,

 

    只站在国家立场说话”

 

    1957年,17岁的嘉兴一中毕业生吴澄告别故乡来到清华园。

 

    他的出生地崇福(1958年,崇德、桐乡两县合并,崇德县改称崇福镇)距嘉兴城60公里,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有千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

 

    1954年,吴澄从崇德县中学(现桐乡市第二中学)毕业时,非常希望报考一所中专。一家六口,上有祖父,下有两个弟弟,全靠做店员的父亲的微薄工资养活。他很希望能早点毕业,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

 

    他到嘉兴想考杭州化工学校和浙江水利学校,学校要求学生年满15岁,但他只有14岁,学校没有让他报名。“家里说那怎么办,这么小,要不就去考嘉兴一中吧。当时不费劲就考上了。”当年的嘉兴一中,每年都有十几名学生考上清华或北大。这个无可奈何的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个运河边长大的孩子,在才子如云的清华,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学生。他踏入清华的1957年,正是反右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可他深知自己上学不易,只想着多学知识。在乱哄哄的运动中,他把握了自己的人生重心。“我大概从小对很多事情都有点自己的看法,所以家里人说我少年老成。”

 

    在清华,吴澄一待就是大半生。1962年他在清华完成了本科教育,1966年又读完了研究生。那时候清华的研究生还少,他们电机系9个班就9个研究生。“这9个研究生后来出了3个院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做事冷静、处事稳重的他被分配留校工作。一直到今天,他都没有离开过清华的讲台。

 

    1967年,吴澄和他的大学同学卢紫珊成了家。这个忙碌的科学家,在家里也是个好丈夫。

 

    吴澄17岁离开故乡,对故土有很深的眷恋,再忙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父母健在的时候,他每个星期六都会给他们打电话,赶上周六出差,他总是在临走时给父母打个电话。

 

    他告诫他的学生,为学重要,为人更重要。要了解自己,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发展;要了解自己,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

 

    当时,“863计划”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研究面临两种选择——在大学、科研机构中研究,还是和企业紧密合作。吴澄领导的专家组选择了后者,以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4家企业作为试点,拉开了高技术和企业紧密结合的序幕。

 

    “工科院校的研究问题应该从实践中来,从工业发展的需要当中来,而不是从论文当中来,我一再坚持要用这种观点去指导我们的科研,不能和经济脱节。”

 

    2000年前,吴澄领衔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专家组在机械、电子、航空、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200多家企业实施了CIMS工程,推动了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而在这个八九人组成的专家组,按“行政级别”,吴澄是最低的,只是个普通教授,其他人有的是校长,有的是局长。“但是我当时就一条,只站在国家立场说话,是该批评就批评。这批知识分子找到这么一个为国家做事情的机会,大家就很纯粹投入进去。”

 

    从2002年起,吴澄开始担任国家“973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方法)首席科学家。

 

    作为工业强国的一代知识分子,吴澄走向工业第一线,他走出了象牙塔,走出了实验室,走出了中国校园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传统模式,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洪流之中。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