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6/4/14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五十多年扎根大庆油田,一门心思攻克采油难题,使得大庆油田的原油采收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奇迹的幕后英雄,便是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王德民。近日,这位80岁高龄、年轻时酷似吴彦祖、被称为“史上颜值最高学霸”的石油院士,获得了小行星国际命名,国际编号为21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史上曾获此荣誉的名人,包括达·芬奇、牛顿、居里夫人等。一位石油界院士凭什么获此荣誉?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之初,时年57岁的王德民以大庆油田采油高级工程师的身份成为首批院士。论学业他没有留洋深造的履历,论资格也够不上石油界的泰斗,当时的他又缘何捷足先登?
王德民在大庆油田工作的数十年,恰与中国石油产量节节攀升的历史轨迹相吻合。如何更多地将地下的石油采上来,是王德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问题。
命名仪式报告会现场。
攻克被世界否定的三次采油技术,“再创”储量上亿吨级的新油田
1937年2月,王德民出生在河北唐山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留学美国的父亲是林西煤矿医院的医生,来自瑞士的母亲相夫教子操持家务。1955年高中毕业,王德民考入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1960年毕业时,正值中国石油工业开始大转折,发现特大型油田的喜讯传来,王德民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投身到艰难困苦的大庆石油会战之中。
然而,挥之不去的“海外关系”给王德民浇下一盆冷水。品学兼优的他本以为会被分配到科研单位一显身手,结果落脚的地方却是采油指挥部的测试队。
满腔热情并未受到影响。在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留心寻找研究项目的王德民很快发现使用“赫诺法”计算的油层压力值普遍误差偏高的问题。尽管王德民英语水平出类拔萃,但由于当时可供参阅的技术资料多为俄文版,他开始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自学俄语,连吃饭都在默背单词。突破了阅读关,他开始借阅能够搜集到的所有参考资料。
王德民一家。
王德民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注册卡。
王德民(右一)早年工作照。
连续奋战100多天后,王德民终于推导出符合大庆油田实情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经过鉴定,新的计算方法被认定为“松辽法”,并很快在全油田应用推广。实践证明,“松辽法”比“赫诺法”精确两倍。接着他又搞出二、三、四种测算方法。“松辽法”一直到现在运用了100多万次。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王德民提出的三次采油技术。中国的人均石油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左右。对于储量大的油田而言,如果采收率(即采出的原油占地下储量的比率)不高,产量也很难提高,因此,采收率是采油人最关心的指标。
当时,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是40%,也就是说,有60%的油采不出来。这是因为,在大庆油田开发之初,由于地下压力大,石油是自己喷出来的。这是第一次采油。后来地下压力不够,就要往油井里注水,借助水的力量把油带出来,这叫二次采油。注水驱油的后期,油田地下含水量增高,采出的石油减少,最严重的情况,甚至达到采出的100吨原油其中有95吨是水,石油的采出量只有5%。
王德民经常打比方说,洗衣服的时候如果清水洗不干净就要用洗涤剂。他研究的三次采油课题,就是如何加这个洗涤剂。
当时,三次采油不仅在大庆是个冷门技术,在世界也是个冷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否定了这一技术,美国一否定,全世界其他油田也不选择使用三次采油。“但是我们要是不用,那60吨油采不出来,所以还是往这儿攻关来解决。”面对外界对该技术的否定,王德民还是坚持攻关,首次提出粘弹性可以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机理。
由于大庆石油含蜡高,遇冷容易凝固。曾有外国专家说,只有把大庆油田搬到赤道上,三次采油才能成功。经过无数次试验,王德民的三次采油技术终于可以实际应用了。1993年,投资十几个亿的厂房建了起来,产量也写入了生产计划。欢欣鼓舞之际,问题又来了,比麦芽糖还黏稠的聚合物往地下注入时注不下去。
很多人心目中,原油在地下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实际上,原油存在于地下非常微小的孔道中,孔道尺寸只有几微米,相当于人头发的1/10。为此,王德民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了注聚合物后出现的地面流程不适应和井下管柱严重偏磨的若干难题,建成了世界上应用聚合物驱油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工艺最先进的三次采油生产基地,使大庆油田5000万吨年产量连续稳产了27年,创出了世界同类型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奇迹。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成功,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储量上亿吨级的新油田。
王德民(中)和同事们一起工作。
“星星院士”
4月12日上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何梁何利基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举办的“王德民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大庆油田隆重举行。
小行星的名字由永久编号和一个名字两部分组成,小行星的命名权现在一般属于发现者,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一般根据发现者的提议而进行命名。
2014年7月,何梁何利基金委员会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签订合作协议,由该基金评审委员会评选推荐,由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者命名国际小行星。
何梁何利基金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每年评奖一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励长期致力于推进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卓著,并取得国际高水平科技成就者;“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励在自然科学的某一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者。
2015年11月25日,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者王德民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
命名仪式上发表命名感言时,已80岁高龄的王德民激动地说,我是一名石油科技工作者,在大庆油田工作的50多个年头,我同广大石油科技人员一道,为油田开发建设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但组织却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这令我既感到无尚光荣,内心也颇多感触。我深知,这份荣誉的获得是各级组织长期关心支持的结果,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个人,而属于中国石油广大科技人员,这份荣誉既意味着鲜花与掌声,更意味着使命和责任。虽然我年事已高,但在未来的日子里,仍将心系石油、立足油田,坚持不懈地献身祖国石油事业,勇攀石油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