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谭天伟:视野有多宽 事业走多远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6-06-15

【 字号   】

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26

 

    ■本报记者 陆琦

 

    每年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都要说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他的事业就能走多远。

 

    这句话既是一位校长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寄语,也是一位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的切身体会。

 

    受益于三位导师

 

    “到‘十三五’末,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首先用生物质生产PX的国家。”谭天伟说,“用纤维素做PX,这是一项革命性技术,转化率很高。”既注重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又考虑其产业化的可能性和经济可行性。这是谭天伟一贯的科研风格。

 

    早在1999年,谭天伟就开始琢磨用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当时,国内原油供给并不紧张,没有人理会他这种近乎疯狂的想法。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甚至笑他杞人忧天:“小谭啊,这个项目恐怕等你退休也应用不了。”

 

    “咱中国人从来不缺创造的热情!”几经努力,谭天伟领导课题组提出了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术,转化率高达96%,品质达到欧洲标准,万吨级的工业化装置如今也已开始运行。

 

    谭天伟经常跟他的学生强调:一方面要原始创新,技术引领必须站在学科前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和产业服务,否则发展就没有立足之地。

 

    其实,谭天伟是在向几位导师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清华到德国、瑞典,受到不同老师的影响,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让我受益匪浅。”

 

    从本科到博士,谭天伟在清华鼓励原创的环境下,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德国,他的导师非常注重成果产业化。谭天伟记得,他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个实验,认为做得很好,而德国导师却把他的报告扔进了垃圾桶,并告诉他,经济成本虽然是企业考虑的事情,但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果转化,科研人员选题时也应该考虑成本。

 

    他的瑞典导师则非常注重创新。“选题如与前人有雷同,他就说不要干,再去想。”谭天伟至今印象深刻。

 

    万事开头难

 

    “国外的条件再好,我还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里做些事。”1993年,谭天伟学成归国,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做博士后。

 

    那时,他所拥有的仅仅是2万元的博士后研究经费。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紧缩开支。

 

    “蹬着三轮车从学校到三台山购买危险化学品,公共汽车不允许坐,出租车舍不得打。”谭天伟回想起当年情景仍历历在目,“大清早出发,20多公里路,来回三个半钟头,但还挺高兴。”

 

    还有一次,谭天伟从东单买了恒温水浴锅等设备,抱着大包小包坐104电车回学校。售票员特别不高兴:“带这么多东西,你怎么还来挤公交车?”他不好意思笑笑说:“省钱。”

 

    “每次省下来的车钱,能多买不少药剂和设备呢!”靠这样精打细算,谭天伟利用有限的科研经费起步了。

 

    他后来常常对年轻老师说:“青年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等到机遇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抓住它。”

 

    正因深知年轻人起步的艰难,谭天伟当校长以后,给每一位引进人才相应的启动经费,并且专门成立青年引进人才孵化平台,给青年科研人员提供过渡用的实验室及运行费。

 

    “一个人的发展,个人素质和自身努力当然非常重要。”但在谭天伟看来,无论能力多强,没有好的环境和外界的支持,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他经常参加博士后联谊会、归国人员联谊会的沙龙,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力争给他们创造机会。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了校长、院士,谭天伟还一直在给本科生讲课。“一学期48学时,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因为他认为,只要教师出身,必须尽一份教学的义务。

 

    再坚持一分钟

 

    科研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可谭天伟坚持:“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作100%的努力。”

 

    20年前的北化工科研基础薄弱、经费短缺,当了解到维生素D的研究被列入“九五”攻关项目,谭天伟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答辩时面对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回答问题和研究思路都比较切合实际,经费要求又比别人少得多,最终谭天伟以微弱优势获胜。这让谭天伟喜出望外,“这毕竟是我第一个真正靠竞争获得的大项目”。

 

    随着项目推进,谭天伟发现,维生素D的原料麦角固醇成本高,无法和国外产品竞争。中期考评的时候,评委们质疑能不能做成,认为这个项目必判“死刑”了。

 

    但是,谭天伟没有放弃。

 

    1997年暑假,在参观华北制药厂青霉素车间时,谭天伟看到青霉素菌丝体被当成废物被农民拉走,当时马上冒出一个想法:“这些菌丝体中是否有我要的麦角固醇?”

 

    他赶紧要了一包带回北京分析。结果发现,麦角固醇含量竟高达1%,而对此没有任何文献报道过。他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廉价提取麦角固醇的一种新途径。

 

    谭天伟赶快调整思路,全力进行从青霉素菌丝体提取麦角固醇的工作。“要是沿着别人的路走,想超车何其难也。”他另辟蹊径,用废物提取原料,出奇招解决了问题。

 

    由于生产成本的降低,项目成果很快实现了产业化。这项技术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科研过程中,谭天伟经常鼓励年轻人要敢于创新,“有时候觉得困难简直无法逾越了,再坚持,再坚持一分钟,可能就跨过去了,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当中”。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