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陈予恕院士:以创新为引航的灯塔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6-06-15

【 字号   】

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31

 

陈予恕(左)

 

    ■本报记者 崔雪芹

 

    对待青年学生,他有“实、足、圆、满”四字箴言,即踏实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非完美,做事要追求圆满;不满足,要创新,做国家需要的事。这早已被学生奉为成长路上的引航灯塔。

 

    对自己,他追逐前沿,50多岁还远赴异国挑战新的学科领域。

 

    尽管已经85岁高龄,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陈予恕仍把教学和科研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他说:“我将继续努力,一直到我生命最后一刻。”

 

    持之以恒 追逐前沿

 

    如今,陈予恕培养出来的学生100余人,许多已成长为国家“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例如1982年在陈予恕导师组读硕士的马兴瑞,曾担任过中国探月工程、神舟载人飞船等项目负责人,被誉为“航天少帅”。

 

    记者拨通陈予恕电话时,他正在参加会议。他告诉记者,他从1956年开始,坚持每天跑步,至少3000米,80岁之后,跑步变成了快步走。

 

    每周与学生见面也成为一个惯例,他要对每个学生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下一步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如今已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的杨绍普1983年师从陈予恕。谈起自己的导师,他充满敬佩,称导师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影响自己至今。

 

    他说陈予恕非常有毅力,对事业的追求始终持之以恒。陈予恕今年刚申报了国家基金的重点项目,成为申请人中年龄最大的学者。实际上,70岁以上申请基金的人数仅占申请人数的1%。这种对事业的追求是他对学生的巨大激励。

 

    在追求科学事业的道路上,陈予恕从未受到年龄的困扰。陈予恕50多岁时,专门去加拿大学习奇异性理论。一想到自己的导师在这个年龄还在学习新东西,50多岁的杨绍普称自己不能懈怠。

 

    脚踏实地 目光前瞻

 

    陈予恕的同事和学生在谈到他时,几乎会不约而同提到这样几件事:他的视角永远是前瞻性的,目光始终瞄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他每天都去办公室,在他名下的学生,他都亲自指导;他从不吝啬对学生赞赏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对于有潜质的学生甚至愿意从本科生带起。

 

    每天跑步和锻炼身体,这让陈予恕保持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也让他的学生看到了“坚持”二字的力量。杨绍普感慨:“我第一次申报国家基金,写了8份申请书才获批。其实第二年写的时候心里已经发怵了,第三年觉得这个比登天都难,几乎都想放弃了。但想想老师跑步都坚持了几十年,我也得坚持下去。”

 

    60年来,陈予恕挑选学生有两个要求,一是对学科要有真正的兴趣,再一个就是学生必须肯学。

 

    设立奖金 “一对一”指导

 

    2015年博士毕业的侯磊,从做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就跟随陈予恕学习。“2008年前后,他希望从本科生中选一些对其研究的学科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我那时大三,就进入他的实验室了,毕业时跨专业保送过来,跟随陈老师读硕士和博士。”侯磊说。

 

    陈老师坚持“一对一”地指导学生,每个学生大概一到两周轮到一次单独和他深入交流的机会,学生汇报自己的课题进展,就遇到的问题和老师商量,提出解决方案。在下一次谈话时,老师会追问上一次的问题有没有进展,并且会又给学生一些新思路。

 

    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学子投身非线性振动与非线性动力学学科研究中来,2011年3月,陈予恕出资40万元,学生、同行和同事捐资40万元,设立了“陈予恕奖学金”,这是国内动力学与控制学科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学科奖学金。5年来,共有46名优秀研究生和直博的本科生获得了“陈予恕奖学金”。该奖学金的设立,极大地鼓舞了青年学子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