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4-05-26

【 字号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6 12:39:39

 

    原标题:打破西方20年封锁 这位71岁院士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5月25日至6月1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一起来认识一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被誉为“中国大容量程控交换机之父”的邬江兴。

 

    在复旦大学的一堂思政课上,71岁的邬江兴院士结合自身经历,鼓励青年学生要敢于打破常规,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而这也是他自己毕生奋斗的写照。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邬江兴出生于军人世家,父亲和爷爷都是红军。在父辈的影响下,1969年邬江兴参军入伍,后来担任数据录入员,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与计算机打交道的人。为了进入更广阔的领域,邬江兴开始自学相关知识,其间遭受挫折的他也曾打过退堂鼓。为此,父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给他写了一封信。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认准的事情就要走下去,为人民服务,也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邬江兴:当时我就立下一个志愿,我要在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这个领域要做一番事业。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不满足于自学的邬江兴申请进修,并于1982年完成了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的学习。由于成绩优异,还在学校的他就主持了大型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机系统DP300的研制,这是当时中国最快、最大的计算机项目。也就在第二年1983年,中国通信事业迎来了一件大事,中国引进了第一台程控交换机。而此前,我国电话装机量很低,电话线路老旧,甚至还有清末民初的古董线路在超期服役。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邬江兴:装个电话很难,打个电话也难。一个上午能打通一个电话就不容易了。电话通了,声音小到比蚊子叫的声音还小,几乎要把被子捂在头上,钻在里面听,否则就听不见。我们中国那时候还是在模拟机电交换机的水平上,可是世界已经是数字程序控制的交换机了。这两个要比起来,一个小婴儿,一个是大学生。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当时,我国仅服务费每年流向国外的外汇就高达百亿美元,西方人把我国的通信市场比喻为“上帝留下的最后一块蛋糕”,他们不仅封锁程控交换机的技术,还宣称“即便到20世纪结束,中国人也搞不出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制我国自主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迫在眉睫,这个担子落到了32岁的邬江兴身上。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邬江兴:当时不了解什么叫程控交换机,甚至连电话交换机的原理都不太清楚。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从熟知的计算机领域跨界到陌生的通信领域,邬江兴希望能够系统学习通信方面的知识。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邬江兴:我当时就提出来,重新去读一个大学生。我们处长问你要多长时间,我说起码学4年。他说4年,4个月,4个星期都不行,最多4天。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面对如此紧迫的现实需求,邬江兴只能另辟蹊径,在他和团队一次长达7天7夜的闭门研究中,诞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邬江兴:有一个战友说,能不能用计算机模仿一个交换机。我们不去设计什么程控交换机,而是设计一个能打电话的计算机,这个是思路上的一个巨变。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就这样,邬江兴用全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交换机设计方式。1991年,我国独创的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诞生。它可以支持接入1万个有线固定电话,还可以进一步扩容,并在忙时处理能力——这一交换机标志性指标上,创造了世界纪录,打破了西方国家长达20年的技术封锁。我国电话初装费从5000元直降到两三百元以下,04机也有了另一个名字——“中华争气机”。1995年,04机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电信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啃下了一块硬骨头的邬江兴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20世纪90年代,国外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如何创建我国自有技术的高速信息示范网,实现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巨大的创新难题,还是邬江兴领衔。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这次邬江兴依然选择不走传统主流的研究思路,换道超车。他和团队开创的基于电信网的“三网融合”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利用互联网承载高清电视的赛事直播。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长三角地区的几万名学生通过互联网观看比赛直播,靠的正是邬江兴团队研发的技术。至此,交互式网络电视,也就是IPTV普及的新时代来临,这个由中国人创造的技术模式,现在已成为世界标准。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邬江兴:我不太愿意跟着别人后面做事情,如果在人家规范的前提下,你能超越吗?你只有去挑战这个前提,你才有可能超越。我对开新路的事情很有兴趣,一个创新者不可能没有败走麦城的事,但是后来我发现,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还是比败走麦城的多一点。就像一个将军在战场上,他只要打赢了55%的仗,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将军。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邬江兴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相关领域卡脖子问题的攻关和人才培养上。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2023级博士生 查雨立:在我们实验室内部没有专家和教授,也不分你是硕士还是博士。不论你的资历深浅,邬老师都鼓励我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怕说错话。大家讨论得越激烈,邬老师越开心。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2018级博士生 谢光伟:邬院士有句话,“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在鼓掌中通过的”。开始我不理解,通过邬院士的言传身教,我慢慢地感受到,创新往往是从不被看好开始,不是盲目迎合和跟跑。我们需要耐得住寂寞,哪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邬江兴:让中国人的技术模式成世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邬江兴:总书记强调要做原始创新,中国需要许多颠覆性创新,才能成为所谓的科技强国。哪一个强国是靠跟踪出来的?强国一定是创新者。我们的很多工程师是别人出题我们来做,我们要变成我们会出题,1个好的科学问题,可能顶上10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新一代创新者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者和问题的解决者,两者都要有。我们这些老科学家就是要唤醒更多的年轻人,要敢于挑战权威,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

 

    (总台央视记者 白玛央金 帅俊全 高磊 王殿甲 杨敦煌)

 

    原文: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48000408968284749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