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刘莉 时间:2012-12-03
一生为摘掉“肝癌大国”而努力、91岁高龄的吴孟超,我国喷射冶金技术开拓者、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世界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11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2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3位著名科学家与6000多名首都师生一起谈科学、谈人生、谈道德。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出席活动并致辞。会议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陈希在致辞中说:“一个有科学道德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科学成就的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唯权、不唯私、只唯实,取得了令人敬仰的科学成就,也沉淀了代表科学家精神气质、引领科技发展进步的科学道德规范。”他希望年轻师生“学习科研规范、遵守科学道德,把科学道德内化为终身坚守的人生信仰”。
“和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也是个‘90’后。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建立肝脏外科与肝癌做斗争。”回顾自己的经历,吴孟超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做人要诚实、做事情要踏实、做学问要扎实,而且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并不断为之努力。他说自己一生的目标和理想,是早一天摘掉戴在中国人头上的“肝癌大国”的帽子,让人民健健康康地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理想,老人努力了半个多世纪,“但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彻底解决肝炎和肝癌问题,所以尽管91岁了,我还要继续干下去”。
“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于求真,人文情怀的根本就是求善。”徐匡迪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学习国内外众多科学大师风范的体会,论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对科学工作者的重要性,强调科学工作者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必须树立科学道德与遵守学术行为规范。他用182年前耶鲁大学编写的《耶鲁报告》里关于人才培养的话勉励年轻师生:“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在专业上出类拔萃,更要具备全面知识并拥有高尚的品德,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领军人才,并在多方面有益于社会。他的品质使他能在社会各阶层散播知识之光。”
姚期智通过讲述自己认识的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告诉年轻师生们,要想成为好的科学家,在“求真求善”的基础上还要“求美”。他认为“求美”包括勤奋、坚持、质疑、专注、尽善尽美等。“必须要向求美的方向前进,你的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有提升空间,让自己变成更好的科学家,甚至让你能够达到高瞻远瞩,大巧不工的地步。”
据介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决定,在去年成功开展宣讲教育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对新入学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新入职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新上岗的研究生导师,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的宣讲教育,引导他们成为优秀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