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蒋新松院士逝世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王越超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来宾、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集会,纪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原所长蒋新松同志逝世10周年。举行这次纪念活动,不仅是为了深切缅怀蒋新松同志为祖国科学事业和沈阳自动化所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更重要的是通过追忆感怀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略科学家以执著的信念,对挚爱的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进一步学习和弘扬蒋新松同志献身科学事业、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向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和技术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着巨大的力量源泉。为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科技拓荒者前赴后继,他们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蒋新松同志正是这些科技拓荒者中杰出的代表之一。
    蒋新松同志1931年生于江苏江阴,他的童年是在日寇占领、民不聊生的年代度过的,国家的落后挨打激发蒋新松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1956年蒋新松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但是,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直到1962年。1965年10月他从北京调到沈阳自动化所工作,十年动乱又使得他难有作为。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科学的春天来临,蒋新松才真正得以施展才华,并逐步展示出他作为战略科学家的风采。
    他把目光紧紧盯在世界科技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上,高屋建瓴地提出我国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要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上率先突破。1977年他参加中国科学院1978—1985年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并主持起草自动化学科发展规划,提出将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图像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理解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四项内容作为自动化学科发展方向,并据理力争,把开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究列入该规划之中。1980年蒋新松担任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主持制定了研究所1981—1990年十年发展规划,确定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信息系统与控制工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为研究所主攻方向,并争取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形成本所特色。在蒋新松担任沈阳自动化所所长的十多年时间里,他始终坚持确定的研究所发展壮大的战略目标并且为之奋斗。他积极倡导“献身、求实、协作、创新”的精神,坚持以“不断提高沈阳自动化所存在的社会价值,迅速增强经济实力”作为改革与发展的方针,坚持集中管理模式,提出并积极推进研究所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使沈阳自动化所从中国科学院一个不出名的小所,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战略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所,在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战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蒋新松的领导和规划下,沈阳自动化所率先在国内开展机器人学研究。1982年他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控制的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1985年他领导研制的“海人一号”水下机器人海试成功。而后以RECON—IV为起点相继开发出我国水下机器人系列产品,并打入国际市场。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国家机器人示范工程1986年在沈阳自动化所开工建设。在国家863计划实施后,蒋新松被聘任为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他从国际发展前沿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思考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确定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智能机器人作为863自动化领域的两个前沿主攻方向。特别是他领导推动开展CIMS研究和应用,更显示出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他从战略的角度提出要把CIMS的发展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863 计划”研究发展的技术能为国有企业改变竞争态势提供技术手段,从而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初,他领导了潜深1000米的“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和潜深6000米的“CR—01”无缆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CR—01”水下机器人于1995年和1997年两次在南太平洋海域实验获得成功,从而把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推向世界最高水平,跻身于世界机器人研究强国之列。这一时期,在沈阳自动化所他还积极推动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组织人力物力,大胆投入,以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带动技术成熟和产品开发,为我所以后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60岁以后,仍然保持着年轻时那种不断创新的热情,他通过调研敏锐地感觉到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新发展方向,组织所内队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蒋新松把自己毕生精力和全部才华都无私奉献于我国科技事业,自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997年3月30日蒋新松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中组部、中宣部、国家科委党组、中科院党组、工程院党组联合作出决定,号召全国科技工作者向蒋新松同志学习。蒋新松对我国自动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源自于他对祖国的热爱,源自于他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他说过:祖国和科学——我心中的依恋和追求。敬业爱国造就了这位战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为追求真理而勇于开拓、创新奋进的求实精神,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的作风。蒋新松同志曾经说过:“生命总是有限的,但让有限的生命迸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我的夙愿。我只讲生命的质量,不求生命长短的数量,活着干,死了算!”这就是他无比豪迈的人生誓言。在匆匆走过了66载春秋之后,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在机器人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研究领域所做的不懈探索,更为我们留下了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为了沈阳自动化所的腾飞壮大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沈阳自动化所在蒋新松所长开创事业的基础上,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水下机器人研究开发在取得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海底移动式作业机器人、长航程水下机器人、大深度ROV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以现场总线技术为代表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取得了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开发成果,参与研究制定的EPA总线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光电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与应用取得新突破;研究所“开发西区、建设东区、挺进浑南”的园区建设战略已经实现,成果转化与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欣欣向荣,“新松公司”——以蒋新松院士名字命名的、以他所开创的机器人事业为发展己任的公司,经过七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在蒋新松院士逝世10周年的时候,我所决定在全所范围内举行系列活动,缅怀蒋新松、重温蒋新松精神,号召全所同志和同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蒋新松为榜样,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进一步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激发勇于创新的热情,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学习蒋新松同志面向国家科技重大战略需求而勇于开拓,执著追求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蒋新松同志无论身处逆境顺境,都始终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持之以恒,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学习蒋新松同志敬业爱国、追求真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奋斗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蒋新松精神,全面做好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各项工作,推动沈阳自动化所科技创新的创新跨越和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无愧于国家、人民和时代的创新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