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0日,中国工程院“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及部分特邀专家工作会议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与会的工程院项目组领导、各个课题组负责人和特邀专家在各课题组负责人汇报本课题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共有来自黑龙江、山东、广东、浙江、内蒙古、江苏、吉林、辽宁、河南、陕西和北京11个省(市)的40余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副院长、汪懋华院士、姚福生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德超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院士;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王智才、副司长张天佐,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机械中心主任常平,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高中琪,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罗锡文教授,原内蒙农业大学校长麻硕士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教授,以及来自各地的专家、教授和项目综合工作组成员等。会议由汪懋华院士主持。
本次会议作为项目负责人、各课题正、副组长与部分特邀专家的工作会议,主要是听取各课题组和主题负责人有关研究准备工作汇报,交流、研究各课题组、专题组提出的研究方案和今年项目研究计划具体安排。会议由各课题组组长结合本专题或本区域的特点,按照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制约因素、战略措施的思路,提出本课题的初步设想,然后各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各课题组汇报的情况展开广泛的讨论。
会议首先由汪懋华院士简要汇报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和本次会议研讨主题。汪院士先后与广东、江苏、吉林、山东、安徽、河北、湖北、湖南、河南等省,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和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交换了意见,强调了项目研究的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这“五性”,希望通过这次项目、课题负责人和特邀专家的工作会议,对四个课题组提出的工作方案和今年项目研究计划的具体安排进行研讨,为总项目的全面启动打下基础。
随后汪院士先请项目负责人沈国舫院士、姚福生院士从宏观的管理角度做了简短而重要的发言,请农业部农机化司的王智才司长发表讲话。接下来由农机化组北方专题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高焕文教授代表农机化课题组,由农业装备组组长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高元恩理事长代表农业装备课题组,由拓展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李保明教授(代替组长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朱明院长)代表拓展研究组,由保障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韩鲁佳教授(代替组长河南农业大学张百良校长)代表保障研究组,分别对各自课题组的工作按照会议提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汇报。
针对农机化组、装备组、拓展组、保障组的工作范围、重点内容、工作计划和组织落实事宜,与会专家的主要观点如下。
1. 农机化组:
(1)主要任务:重点围绕促进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开展发展战略研究,下设四个专题组:南方组,北方组,东北与农垦组,西北与草原牧区组;开展主要作物和不同类型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专题研究。
(2)进一步明确上次会议关于农机化战略地位、功能定位、战略目标、制约因素、经验教训、战略措施和立项建议等观点。
2. 装备组:
(1)重点研究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有关制造工艺与制造技术进步、产品发展、企业振兴、国内外装备技术发展比较研究和提升农机装备与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开拓农业装备国际市场与相关促进措施研究;
(2)阐述了中国农机化应通过中国农机装备实现;分析了农机装备的技术与产品结构、农业装备制造水平、行业管理水平、行业结构问题、市场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3. 拓展组:
(1)负责组织有关园林机械、设施园艺、集约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产加工与生物质资源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2)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任务,研究思路,制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并根据实际情况将研究内容划分成5个研究专题开展,组织了一支颇具实力的专家队伍。
4. 保障组:
(1)主要负责组织有关农业机械化与装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政策保障等重大建议研究。
(2)初步确定了课题名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和科技教育保障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分为5个专题来进行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政策研究、管理体制研究、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并制定了研究框架。
为了能开好7月20日的这次会议,在7月19日下午,汪懋华院士还召开了一次农机化组预备会议。会议由农机化组的四个专题组组长对本专题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方案做了综合汇报,并在会上加以讨论。会议决定次日的工作会议由北方专题组高焕文教授做主要发言,其他专题组做简要补充。本次农机化组的预备会,为7月20日的综合工作会议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汪懋华院士就有关今年项目活动的组织落实问题和研究工作启动落实的其他事项做了简要说明,最后对与会领导的出席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课题组成员及与会专家辛勤而有效地工作表示了感谢。